1月9日? 星期三,農歷臘月初四,(崖州),(晴,20—27度)。
? ? 提起三亞,一般大家所向往的、最先想到的是三亞的陽光沙灘、椰風海韻及海鮮大餐。若是提起三亞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很少有人知曉。
? ? 拾遺補缺環島游的第二站,我們來到一個幾乎快被人遺忘的地方,這里自古就是三亞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昔日的繁榮鼎盛,如今卻逐漸淡化出人們的視線中,這便是“崖州古城”
? 崖州古城,位于三亞市崖州鎮,從市區一路向西約50公里左右。崖州古城稱得上為中國最南端的千年古城,其最早的歷史根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建制崖州,宋朝之后的州郡縣治均設立在此。古時,三亞便稱為“崖州”。
? ? 穿過城門最先看到的是一座牌坊,題字“少司徒”,明代少司徒鐘芳先生就是出生在崖州(少司徒是戶部的副長官,可能相當于今天中央的副部長級吧,只不過古時候部級官員很少,少司徒就是很大的官了,不像現在……)。
? ? 墻壁后題寫有“德侔天地”四個大字,與之相對應的墻體背面題有“道冠古今”,這八個字也是崖城學宮的精髓所在。
? ? 崖州古城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的古城墻,后半部分為“崖城學宮”,又稱為孔廟,建于明朝年間,在其他地方也有孔廟,但這里的孔廟是中國最南端的孔廟,孔廟在崖州古時是當地最高的學府,所有文武官員行至此處需下馬徒步方可進去,可見孔廟在當時的地位之高。
? ? 崖州學宮又稱崖州孔廟,也稱“學宮”、“文廟”,為古崖州最高學府,是我國最南端祭祀孔子最著名的紀念性建筑。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經宋、元、明、清諸朝代,歷十余次遷移、重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遷建今址,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 ,是中國最南端的一座孔廟。
? 舊址原在今崖州城外東南,歷經遷徙,至清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方遷城內,不久圮毀。同治十一年 (1872年),崖州舉人、福建候補道臺吉大文重新倡建。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崖城孔廟屢遭破壞,至今僅剩大成殿為古遺跡。
? 近千年來,崖城孔廟一直是崖州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在這里曾培養了大批才子賢能,曾培養出北宋陳中孚、陳國華、明代巨儒鐘芳、清代林纘統等崖州名賢。
? ? 進去后,可見“欞星門”,造型為一座四柱三間沖天式雕花石牌坊,每根柱子前均有石鼓夾抱,建造非常講究,造型雄偉壯觀,在孔廟建立此門也表示尊天者尊孔。再往前可見一座座建筑沿中軸線分布,分別有大成殿、文明門、崇圣祠、尊經閣等。
? 欞星門前有泮池、泮橋,喻示著讀書人經過此水池便跨進了學術的殿堂。崖城學宮自古以來英才輩出,后修建為孔廟后,更是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旺盛,特別是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時因遇海上大風天氣漂流至崖州時,在此留下了一批要帶去日本的佛教經典,可謂寶物,至今珍藏在此。
? 兩側設置有副殿,左側為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紡織家黃道婆的簡史,黃道婆曾居住在崖州近四十年之久,并向當地人傳授棉紡織技術;右側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生平,冼夫人建立了三亞歷史上第一個政治機構,即崖州,也讓海南島成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冼夫人是一個畢生致力于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人民安定、社會進步的女民族英雄,是中華民族史上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深受老百姓的愛戴,有著“嶺南圣母”的尊稱,是人們永遠學習的楷模。
? 最后一座殿堂為崇圣祠,這里是一座奉祀孔子父母及先祖的祠堂,由于是祭祀場所并未開放,僅有左右兩側側房開著門,里面是一間《孔子圣跡圖》的展室。
? ? “天下郡州,崖州最大”。古崖州曾是中國歷史上貶謫流放朝臣之地,唐宋兩朝,曾有多名宰相被貶謫流放于此。? ?
據說,宋朝“三朝元老”,在位七年的著名宰相丁謂被貶謫到崖州郡當了個崖州司戶(司戶參軍為正七品)的小官,后來他官復原職,有人問他:天下州郡哪個最大,他傲然回答:由宰相擔任司戶,天下州郡,當然是崖州最大。哈哈,雖是幽默之語,卻也千古佳話。
? ? 這樣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方,真的不應該被人們所遺忘,如果來三亞,別只去海邊那些名氣顯赫的景點,崖州古城也很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