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葉孔穿拜師于公孫龍子,先贊龍子高智,又言白馬非馬不可取,若龍子自廢白馬非馬的言論,愿拜為師。然龍子引經據典,先以白馬非馬這一論點與孔子楚人非人原理相同,孔子對他對,孔子錯他錯,孔穿無以應;后以孔穿拜師這一事件類比齊湣王尋士而不知士,駁斥孔穿拜師事件本身的邏輯性錯誤,孔穿依然無以應。
孔穿作為孔子之葉,學識方面自然不會太差,而他一次次無以應,大概是因為他拜師行為本身并不是拜師而是另有企圖。或許是見不得世皆稱頌龍子高智而作為孔家后人的他們卻無法借祖蔭光環蓋其鋒芒,故爾心有不甘,特去挑性,所以他去前所準備的論據在公孫龍子面前毫無用武之地,甚至由于眼前情況與預期不同,龍子的話又很密,心思一個跑神就基本沒有后文了,所以他甚至可能連龍子說了什么都沒反應過來,或沒記住,所以只能無以應。現在我們細看龍子的這番論據,其實也沒什么,并沒有什么地方值得探討對錯,只是提供了另一種看待世界的可能。白馬只是馬的一種,故爾非馬;白馬是一種馬,故爾白馬是馬。說話方式不同,語境不同,語意不同。就好比,‘你大爺,身體真好!’被問者肯定高興應和一個;若是有人‘你大爺!’被問者指定得回句‘你大爺!’,甚至字里行間已經有了火藥味…
類似的詞句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對于白馬非馬最無辜的無非是馬,馬說:我只是想靜靜的在屋里吃草,干嘛把我牽來牽去,要不以后我改名叫牛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