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吐槽”婆婆的文章已經被她老人家看到了,不過,結局出乎我的預料。
昨天中午我們返回北京以后,我一頭扎進廚房準備午飯,其間聽到LG給婆婆打電話報平安了,這也是婆婆每次離開時都囑咐我們的。
吃完午飯收拾妥當以后,LG說,我媽看了你的文章了。
我說天吶,怎么看到的,從哪兒看到的,生氣了吧?
雖然那篇文章能不能寫和寫完能不能發都征得了LG的同意(他認為寫老年人的題材還是挺有社會意義的),但我還是不愿意讓婆婆本人看到的,因為畢竟不是夸她老人家的文章,我想如果換作我的話肯定是會生氣的。
LG說,我用微信轉給她的,還說了是你寫的。
老太太特別愛玩微信,這個我知道。其實她這一輩子都挺時尚的,在哪個年代也沒落伍過。她五十年代的照片就穿皮鞋、戴手表、辮子上扎綢子。
然后,LG還讓我聽婆婆用微信發過來的語音。說實在的,我都沒怎么用過語言。
婆婆說,文章她看了,知道我們為她擔心,以后再聽別人說什么,會多問幾個為什么的,不會輕信了,而且說今年一定從股市退出來,再不讓我們操心了。
聽完婆婆一貫的爽朗的高門亮嗓,我不由不佩服她,因為我肯定做不到她這一點。
我這個人最受不了批評,尤其是最親近的家人朋友的批評。對待批評,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只蜷縮起來、渾身扎刺的刺猬,馬上展開防衛。而且讓我嘴上承認錯誤幾乎也是不可能(雖然有時候心里已經很懊悔了)。
最近在看《溝通的藝術》和《非暴力溝通》兩本書,知道防衛是一種最具毀滅性的溝通類型,人進入防衛狀態就會反擊,而反擊又會引發對方開始防衛,溝通氣氛就會被破壞,在這樣的氛圍中還談何有效地溝通呢。所以,往往因為一件小事,最后雙方都心神俱疲。
所以,你說我能不佩服我婆婆嗎?
現在想來我和婆婆這么多年相處下來關系一直不錯(舉個例子證明,LG幾乎沒有受過令很多男人聞風喪膽的夾板氣),并不是因為我做得多好,而是因為我遇到了婆婆,可能也只有這樣的婆婆才能容忍我這樣的兒媳婦。
我也夠有福氣的,不是嗎?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