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5? ? 星期一? ? ? 陰
恨錯人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劇中胡詠梅(胡杏兒飾)是一個大家閨秀,與吳家東院的吳聘(何潤東)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在吳聘頭部受傷昏迷需要沖喜的時候,義無反顧的胡詠梅遭到父親的阻攔。胡詠梅以死明志,昏了過去。醒了發現卻已經物是人非。吳聘娶了周瑩,而且吳聘起死回生了。令她沒想到的是吳聘接受了周瑩,還對她呵護備至。處處袒護。即便是吳老太太接受了胡詠梅的道歉,有心接受胡詠梅進入吳家,卻遭到了吳聘的嚴詞拒絕。
這時候的胡詠梅值得同情。即便是耍小聰明想擠掉周瑩,嫉妒周瑩也是情有可原。一切都源于她愛吳聘。
胡老爺因為軍需案被抓走。幾番波折,胡詠梅在杜明禮的‘幫助’下,救出了父親。不曾想胡老爺不堪忍受良心的譴責,上吊自盡了。胡詠梅沒有明白父親死之前叮囑的話。聯想到周瑩咄咄逼人的要求父親說出真相的畫面。由此認定是周瑩逼死了父親。把周瑩當成了殺父仇人。
從此,胡詠梅恨錯了人。
想想胡詠梅也真是可憐,先是吳聘‘移情別戀。’
從吳聘給周瑩說‘看到是你嫁給我,你知道我有多開心。’其實從心里吳聘早就有了周瑩,只是也許連他也并不明白。
這邊不明就里的胡詠梅還在百般努力的想再嫁入吳家。
胡詠梅是真的愛吳聘的。
當管家告訴她,吳聘死了。她不敢置信的問:“你說誰死了”?“你說誰了?”當得到肯定的答復以后,更是瘋狂的說:“你一定搞錯了。”“你一定搞錯了。”
而當吳聘說:“周瑩是我的妻子,現在是,以后也是。”
胡詠梅早已把周瑩當成了情敵,由妒生恨。她爹的死只是一個導火索。
付錯情
胡詠梅本來計劃離開涇陽這個傷心之地。在父親去世之后決然的改變了主意。在杜明禮的暗示下,成了杜明禮陷害周瑩的幫兇。誰知陰差陽錯的土匪劫錯了人。周瑩毫發無損。胡詠梅給土匪的親筆信卻成了日后被查坤要挾的把柄。
她怎么也不會想到杜明禮和查坤是閹人。他們也只是貝勒爺為了斂財而安插到陜西的一枚棋子。父親的死其實是杜明禮一手造成的。
一來二去的胡詠梅對杜明禮暗生情愫。不久當胡詠梅向杜明禮表明了心跡。左右為難的杜明禮深深的自責。
陜西織布局的開辦,影響到了貝勒爺的利益。胡詠梅不聽杜明禮的勸告,一意孤行。不愿撤股。為了明哲保身,查坤去找胡詠梅,拿出了她寫給土匪的信。
胡詠梅突然明白:杜明禮和查坤一直在利用自己。自己更是錯付了感情。
胡詠梅經歷了吳聘的死,相依為命的父親也散手人寰。還死的不明不白。這時候的胡詠梅內心是脆弱的。
只有一個杜明禮還算殷勤和誠懇。一切都為自己‘著想’,還幫自己報仇。
身為一個弱女子,對杜明禮產生感情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胡詠梅怎么也不會想到。杜明禮居然是個‘公公’,和‘老公’僅一字只差,意思卻遠了去了。這胡詠梅一定得罪了導演。哈哈哈!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無論是吳家、沈家、胡家,都被一個人為的軍需案拖下了水。
吳家破敗沒落;沈家不僅死了兒子,還淪為貝勒爺斂財的工具;胡家老爺自責而亡。
他們的人生被拖離了正常的軌道。
仰天長嘆,公理何在?
哪兒有公理。
歸根結底,在權利面前,任何人都是渺小的。仿佛在浩瀚的大海上,我們猶如一條小船,被洶涌的海浪拍打著,左右搖擺,艱難前行。
有時候命運并由不得自己掌握。
胡詠梅不是例外。咱們大家何嘗不是呢?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