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只是一座里程碑,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終點站。成長永遠是最重要的。
人的一生之中會遭遇很多選擇,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并非選擇越多越好,有時候沒有選擇反而可以省卻很多煩惱。我們為什么會為太多選擇而煩惱?因為當你面臨選擇時,你需要權衡利弊,設想不同選擇可能帶來的后果,你付出的成本和可能獲得的回報,需要計算成本收益比。最重要的是,人生是單方向的,不可逆轉。人生如果可以不斷重來,我們大可以把不同的選擇嘗試一下,然后選擇一個最佳的為之努力。但這只是在想象中存在。所以,面臨選擇時,我們往往是無比糾結。畢竟,你的人生,最終負責的只能是你自己。
有太多的朋友面臨人生選擇時,優先考慮的是這個選擇是否能讓自己以后的人生更穩定、更舒服、更安逸。在他們心中,“葛優躺”、呆在舒適區遠比面對挑戰更重要。因為,人最怕的就是面對未知的世界。選擇穩定作為人生標準的人對未知的恐懼、對挑戰性事情的抗拒往往大于其他人。當然,穩定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且往往更符合父母輩對子女的期待。而選擇安穩的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活得還不錯,有著不錯的收入,過著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
也有一些人只顧解決眼前的困難,會選擇低技能低門檻的工作,只是為了生存。身邊有個朋友,為了生存,選擇送快遞,每天忙不停,連周末都不能休息。我不是瞧不起快遞員,事實上,比起很多不勞而獲或以損人利己為生(如騙子)的人來說,快遞員是在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勞動掙錢,比他們強太多了。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很多的潛能,如果你把自己的時間花在對自身技能提高沒有太多幫助的工作上面,是一種浪費。這些工作并不能讓你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以獲得更大的發展。而我們最終會發現,時間遠比金錢要寶貴的多、稀缺的多。
那么,面臨選擇時,選擇的標準到底是什么?筆者認為,你的選擇是否利于你的成長遠比你獲得暫時的成功、穩定更重要。因為世界的進步主要是靠那些不安于現狀的人。正是因為這部分人選擇更利于自己成長、自己進步的有挑戰性的事情,世界才會在他們的推動下不斷發展、不斷進步。
成長永遠是最重要的。成功只是一座里程碑,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程,而不是終點站。我們只有選擇那些能讓自己不斷成長、不斷積累能力的事情,我們才能不斷進步,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努力去影響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但身邊有太多的人拒絕了成長,選擇了一勞永逸。他們在工作后的兩到三年內也在學習,也在成長,但當他們成長到一定程度,事業、生活步入正軌之后,他們便拒絕了再次成長,一輩子就打算吃這兩三年積累下來的“老本”。他們并不是很喜歡新事物,甚至有點排斥它們,恐懼它們“動了他們的奶酪”。他們很容易思維固化,也很容易被社會拋棄。因為現在的社會已經遠不是工業化社會時代,世界的變化實在太快。當你停止成長時,就意味著你落伍了。
吳軍博士在《智能時代》中說,智能時代的到來,將對整個世界產生極大的影響。未來的世界,將分成兩類人:2%和98%。2%的人將控制世界的格局和方向。而只有那些愿意學習和改變、敢于冒險和脫離舒適區、不斷成長的人,才有機會成為那2%的人。
時代變了,你是想成為2%還是98%的人?你是選擇成長還是拒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