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個月前自己入手了德龍的33.21款的半自動意式咖啡機(750元左右),LONG PUSH磨豆機(90元左右),又買了些粉錘,量杯,電子秤,拉花杠,量勺等等,零零總總大概花費了快1300元。
從此掉入了咖啡制作與拉花的坑中,不可自拔。之前也寫過了關于咖啡配比的實驗操作,但是對于這款入門的玩具機來說,每次的實驗的誤差還是挺大的,導致每一次的粉量和液量的比率有10ml的概率偏差,打奶泡的壓力不穩定導致沒有一次太成功的拉花,加上低配版的磨豆機導致每次同等時間的磨粉時間下,粉的顆粒度不均勻,可變量因素太多。本想著裝備不行,技術來湊。在不斷的摸索下,詢問客服中,b站的視頻學習中,近一個多月,終于決定放棄掙扎了接受條件的安排了,只在選擇咖啡都的種類上獲得了安慰。于是就這樣度過了近3個月,每天一杯湊合的拿鐵咖啡,感覺也不錯。
沖動是魔鬼。已經記不清上周是因為什么情況喚起了內心的沖動,或許是那b站上慢搖下讓人賞心悅目的拉花,或許是因為自己內在的不甘心,或許還是想喝上一口真正的espresso,或許最終還是因為自己對于咖啡的喜愛。老婆說對自己好一點,在再三猶豫和反復糾結中,終于一咬牙買下了之前自己看中的惠家kd310,專業入門級神機(6800元),加上惠家磨豆機zd-16(800元左右),趕上年貨節整體省下了750元。
近小萬元的一次性消費,買過以后心還是在滴血的。這款咖啡機其實是自己在那段不斷實驗時間中發現的機型,性價比比較高,當時認為太貴了,近一個月的工資,為了一杯咖啡而花費大幾千多少有點不值得。于是想等今年自己有些錢的時候再犒勞下自己。
已經下單,買已經買了,伴隨著滴血的心疼與渴望的期待的兩天,等到了機器的到來。開箱之后眼前一亮,cool,興奮,開心的情緒不斷的涌現,把這個亮閃閃沉甸甸的機器抱到為它準備好的安家處。開機,試機,調試,如小孩子得到自己心愛玩具一樣興奮。
擁有了高端點的機器不是能夠一下子就能做出自己想要的咖啡的,研磨的細讀,咖啡的新鮮度,萃取的時間,壓力,粉水比,這些都需要不斷的調試中才能達到最佳的結果,只是這款機器更穩定,準確,可控,才更容易調試。
其實在不斷的了解咖啡中,才發現咖啡雖然只是一杯飲料,但里面的學問真的深如海。首先咖啡豆的產地不同擁有著不同的風味,烘焙有輕中度之分,洗的方式不同,日曬的情況不同,有單品和拼配,前者一般用來手沖滴漏,后者一般做espresso。沖煮的方式不同常見的有法壓壺,摩卡壺,虹吸壺,美式滴漏,手沖,加壓式咖啡機(意式半自動咖啡機,全自動咖啡機)。不同的方式配上不同的加工的豆子有不同的風味。而我們經常在星巴克喝的都是屬于最后那個。我的這款機型就是屬于意式半自動咖啡機。目的是追求一杯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最大的發揮咖啡的醇香。伴隨著不同的奶泡和牛奶的配比就產生了我們常見的瑪奇朵,拿鐵,美式等等。
附圖:
這款咖啡機和磨豆機挺多算專業家庭入門級的,向上都是大幾萬十幾萬,不等。還真是燒錢的主啊。不過自己已經很滿足了,雖然還有點滴血,但它卻給自己帶來了許多的樂趣。
每天期待了兩件事,就是早晨的一杯或兩杯咖啡(老婆的那一份)。晚上的一杯牛奶練習拉花。如果你問我這花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其實制作一杯咖啡用不了多久,開機3-5分鐘,其間完全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制作一杯咖啡真正要花費的時間包括,磨豆不到一分鐘,制作咖啡20-30秒,打奶泡半分鐘左右,加一起3分鐘左右就可以享受一杯自己想要的咖啡了。伴隨著一杯醇香不同口感的咖啡,一天美好的時光開始了。因為自己制作咖啡,可以選擇不同風味的咖啡豆,每種豆品都不一樣。自己目前最愛的是一款百口利甜的咖啡豆,其入口醇香,中段飽滿的百口利甜,后端回甘,并且伴隨著不知名的花香,層次感分明。
真正花費時間的是對于研磨度和粉萃比的調試,不過只要調試好以后就會變的很方便了。目前自己還在學習打奶泡和練習拉花的過程中,奶泡打好了,剩下的就是多練習了。
附上一張近期不算成功的咖啡,獻丑了。嘿嘿
如果您想入這個坑,推薦您看b站的牛小咖,良心up主啊。
因為喜愛所以沒有所謂的堅持吧。期待一份自己想要的完美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