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賈朋舉
? ? ? ? 小學的時候讀到這首“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感覺非常的生動、活潑,也對釣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一直都沒有釣過魚。今年夏天家里的小河中漲滿了水,弟弟便讓我一起去釣魚,我感覺也無事可做,便一同去了。釣竿是他自己用家里的細竹竿做的,我們在河邊選了一塊地方,然后裝魚餌,下竿,靜靜的等待,浮漂下沉,揚竿,一條白色的鰷魚在空中跳躍,沉沉的,非常有手感。由于是第一次釣魚,我都沒有想到可以釣到魚,但竟然那么快就釣上來了一條。興奮,狂喜,我明顯感到自己的體溫都在加速上升。我趕快讓弟弟在小塑料桶中加水,把白鰷魚放進去。帶著狂熱的情緒再次裝魚餌,下竿,全神貫注著浮漂的動向,隨時準備拉竿。很多次魚會把魚餌咬走,或者浮漂在下沉但魚已脫鉤,還會出現在揚竿的時候,魚在空中掙脫甚至已經釣到岸邊魚又逃入河中的無奈情況。無數次的裝餌,下竿,揚竿,到黃昏的時候釣到了十幾條白鰷魚和鯽魚,不過都很小,但卻非常的開心。回到家中,發現皮膚被曬黑了一圈,我才注意到下午的驕陽似火,但當時的熱情完全遮蓋了酷熱。晚上,躺在床上一閉上眼,眼前都是浮漂在水面浮動的場景。釣魚的興致在不斷升溫,于是一連釣了四個下午,雖然都是一些小魚。
? ? ? ? ?現在已經過去三個月了,但一想到釣魚,同樣會有種熱血澎湃的感覺。釣魚對于我而言,就像是在狂熱地賭博。而我也想到古人常常會給垂釣者賦予特別的文化意義。說它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如唐代的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品行高潔,卓爾不群;如元代的白樸“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月淡風清,嫉惡如仇。如明代的楊慎“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融貫古今,恬淡自然。也有如先秦的姜太公“寧從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與眾不同,大氣磅礴。而釣魚對我而言,就是在耐心等待與緊急行動之間無盡循環。這個過程充滿了緊張、興奮和狂喜。
? ? ? ? 年輕的我與這些大師在釣魚上有著完全不同的體會,也許我還太年輕,還無法從初學者賭徒般的狂熱進階為處變不驚的安閑。但那又有什么妨礙呢,我想人生就需要這種屬于自己的真實體驗。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到垂釣者就認為那是高人雅士,通達古今,可能他因垂釣而激動的徹夜難眠。也不必因為自己是狂熱的初學者顯得不夠高雅從容而自慚形穢,要尊重自己的體驗。可能閱歷的增加會讓我對垂釣有更多其他的體會,也可能會讓人生進階到更高的境界,但那以后再說吧。我珍惜生命中每一個階段的每一份真切的體驗。
? ? ? ? ? 周末,一起去釣魚吧,感受一下釣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