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不就不做,做就做最好。”
——關玉香
試想一下,你在退休后,會選擇做什么?
環游世界、跳廣場舞,還是忙著照顧孫子?
有一個老太,在她55歲的時候,放棄安享晚年的機會,選擇了創業!
她靠一個不起眼的易拉罐,利用自己半輩子存下來的30萬,將一個只有16個工人的小工廠,發展成一個市值200億的上市公司!
她的客戶,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企業:紅牛、旺旺、加多寶、青島啤酒...
你在市面上看到的易拉罐,幾乎都出自這家企業!一年銷售額達76億元,凈利潤11.54億!
咱們上面提到的這位退休創業工人,就是關玉香。又有人稱她為“中國最勵志的退休老太太”。
退休老太的創業夢
1939年,一個叫關玉香的女嬰在日占區沈陽呱呱墜地。她的童年時代沒少受日本人欺負,或許就在這個時候,一種堅韌頑強的性格已悄然播下種子。
1958年,19歲的關玉香進入北京市儀表廠成為一名表工,在這個崗位上,她一干就是30多年。
1990年,關玉香退休了。51歲,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已經到了安享生活的時候,但她卻踏上了另一種生活——創業。
她憑著幾十年經驗,創立了一家儀表公司。盡管最后慘淡收場,但那份商海搏斗的刺激卻徹底點亮了她的斗志。
幾年后,55歲的關玉香來到海南旅游。敏銳的嗅覺讓她發現了一個巨大市場需求:海南飲料產業非常紅火,椰汁、芒果、咖啡等飲品遍地都是,但做飲料的廠子多,搞包裝卻很少,更沒有做罐的。
她再次聊發少年狂。她的想法很簡單,眼前這個機會,怎么能因為我的年紀而錯過?
于是她帶著全部家當30萬元,一頭扎進了人生地不熟的海南,成立了海南奧瑞金包裝實業有限公司。
剛開始時,這家小廠只有16名員工,一條簡陋的生產線,偶爾接一些小訂單。
但在1995年,關玉香的機會來了——紅牛進入中國,在深圳設廠,需要尋找易拉罐供應商。
抱緊“紅牛”大腿
紅牛這個大單,誰都不愿放過,不少易拉罐生產商一涌而上,關玉香也不例外。
問題是,當時的奧瑞金只是一個小廠,沒資源沒人脈,生產條件也很簡陋,比其他競爭者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1995年,紅牛進入中國,在深圳設廠,急需易拉罐供應商。
這個大單,誰都不愿意放過,所有生產商一涌而上。沒想到一盆冷水從天而降:紅牛對產品要求非常高,易拉罐焊縫必須采用粉末補涂。
在當時,國內所有易拉罐都是采用液體補涂技術,大家對粉末補涂只聽說過,從沒看到過。
這一個要求直接嚇走了絕大多數競爭對手。
關玉香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只有與國際標準接軌,企業才會有未來。
“必須要掌握粉末補涂技術!”
她身上那份特有的不服輸的犟勁和韌勁開始發酵了。她把這兩年所有賺到的錢都拿出來,從新加坡和瑞士引進技術、設備,最后終于掌握了粉末涂補技術。
有了技術還遠遠不夠,紅牛嫌棄奧瑞金只是個小廠,做出來的罐子沒有美感。
關玉香再次爆發小宇宙,在2個月時間里往返海南-深圳-廣州之間41次,一次次設計,一次次被否定;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被退回。終于,紅牛被打動,把訂單交給了她。
事在人為,天道酬勤。靠著自己的努力,關玉香以一個最不起眼的身份干掉了一大批大廠,那些嘲笑過她的人,紛紛被打臉。
奧瑞金一飛沖天
靠著紅牛這張大單,奧瑞金一飛沖天,越做越大,關玉香的心中有著雄心壯志:
做制罐業中國十強!
1997年,紅牛決定在北京建廠,她二話不說,跟隨紅牛北上,在紅牛800米外建了個廠房。當時很多員工反對,還有的技術人員鬧離職,只有關玉香知道,紅牛對奧瑞金意味著什么。她堅決不妥協,力排眾議,擺平了這場危機。
最初和紅牛在一起,是想減少運輸成本,但后來發現在一個廠區里,兩家公司無論是在管理、生產,還是在供應鏈系統上都很容易達成協同。
后來,紅牛在湖北建廠,關玉香又跟到了湖北。在廣州建立第三個工廠時,紅牛和奧瑞金索性共同建廠,像辦公樓、宿舍、食堂全在一起。
不僅做罐子,她還為紅牛提供灌裝服務,紅牛只需提供品牌和原料,生產線全部交給奧瑞金。
如今,紅牛的所有罐子都交給了奧瑞金。從某個角度講,關玉香就是紅牛背后的最強女人。
2012年,奧瑞金成為一家市值200億元的上市公司!
2016年,奧瑞金成為紅牛中國市場唯一的易拉罐供應商,營收高達75.9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11.54億!
企業發展之道
55歲的退休老太太,居然靠一個小小的易拉罐,做到了今天的成績,靠的就是自己的勇氣和智慧。
那么,她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智慧?有以下3點:
1、抱緊大腿不放松
做生意,講求借勢。有一句話說得好:
同樣是跑步,你的跑道設在地上,你就一天只能跑幾十公里;
如果你的跑道設在飛機上,那么你不怎么費力,飛機都能帶著你一天跑幾千公里。
所以,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能帶著自己跑的那架飛機。
就像關玉香,她一直緊緊抱住紅牛這條大腿,從深圳到北京,從北京到湖北,紅牛去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抱緊紅牛,意味著穩定且龐大的訂單,意味著有了更堅固的后盾。
正如馮侖所言:
做企業要學會傍大款,去有錢的地方,和有錢的人在一起!
2、為客戶解決問題
縱觀關玉香的辦企業經歷,很容易發現她一直有一個理念:為客戶解決問題。
紅牛需要粉末補涂技術,別人都沒有,她就拍著胸膛說:沒事,我去引進這個技術。
紅牛要在其他地方建廠,她的想法是:你去吧,我也跟著你,為你提供易拉罐。
甚至,關玉香還為紅牛提供灌裝服務,讓紅牛可以更省心、成本更低。
時時刻刻,她腦子里面想的都是怎么為客戶好,為客戶解決問題,這樣做企業,有誰不喜歡?
3、有服務的意愿,還要有服務的能力!
不少人也知道要為客戶解決問題,但就是做不到,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沒這能力!
就說易拉罐,看起來好像挺簡單的一件事,但紅牛需要粉末補涂技術,全國居然沒一家企業能做到。
也就是關玉香東跑西跑,才引進了這項技術。
后來,關玉香發誓,哪怕做易拉罐,也要做出最好的易拉罐。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所長覺得,關玉香對這句話的詮釋簡直完美。
年齡大,只是害怕失敗的借口,不然又怎么會有關玉香的成功,怎么會有 85 歲周家礽的高齡創業團隊、90 歲褚時健的“褚橙”傳奇?
聚商圈作為16萬企業家共同選擇的轉型加速器,不論是規模上還是行業上,我們面對過各種各樣的企業家,企業的管理,經營,創新,增長......各個方面都會遇到問題,尤其是在2020年出現的黑天鵝事件,讓更多企業陷入危機。
企業的營銷突圍顯得更加艱難。徐健新老師在昨天的直播課程中根據國貨崛起品牌“完美日記”為大家分享了品牌“速造”四要點:
?聚焦一個核心人群
?針對人群特性匹配MPC
?利用社交新媒體造流量池
?打造魔力產品
更多資訊請關注聚商圈官網、壹創新商學App、聚商圈訂閱號、聚商圈集團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