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萍水相逢,一曲英雄美人的亂世戀歌?——后周太祖與柴皇后的江湖傳奇
五代十國共53年,先后存在政權近二十個,最久的政權存在也不過二十多年,最短的只有兩三年,是一個大亂世。所謂亂世,多以武力說了算,也只有武力說了算,亂世中的每一個人都沒有絕對的安全感,管你帝王將相,或許明朝就命送黃泉,也無論販夫走卒,或許他日就為一國之君。在亂世中,沒有忠誠、不講感情、哪有道義,誰手中有兵有地盤即是王,一切都充滿了變數。
五代十國的政治舞臺上出現過許許多多耀眼的明星,大家排著隊一閃而過,過把癮就死,大多都是武將。要是以儒家的標準去五代十國尋一個值得推崇的人物,那是寥寥無幾的,朱溫是個兩面三刀的人、李存勖愛唱戲,石敬瑭是個賣國賊,要知道這些可都是開國之君,其他人自不用說。亂世就是這樣的弱肉強食,崇尚權力,只要能打下江山,管你什么德行,你做主,任你胡作非為。相比起來,后周太祖郭威以及繼任的周世宗柴榮算是個異類。
周太祖郭威很小就為孤兒,是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長為將領的,最終又成為了皇帝。五代十國不乏傳奇人物,而郭威落魄時的貧賤程度,成功之路的坎坷恐怕是他人所不及的。在亂糟糟的亂世里,郭威算得上一個清廉賢德勤政愛民有為有志的好皇帝。
有一句話很俗,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著一個女人,這在郭威身上也確是事實,一個孤獨的人永遠是成不了大事的,而一個男人如果有個能懂自己的賢內助,做什么事都是事半功倍的。柴皇后就是郭威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他最愛的女人,柴皇后既是郭威的妻子,更是他的人生導師。
沒有柴皇后,就沒有我郭威的一切。這是郭威稱帝時,封死去的妻子為皇后時所說的話。他倆的愛情故事在亂世之中猶如一朵盛開不衰的璀璨之花,也是一曲英雄與美人的動人戀歌,他們二人和他們的愛情都堪稱傳奇!
一、英雄窮蹉跎,佳人深宮泣
五代的皇帝大多出生軍旅世家,奪取天下有一定的前提條件,而郭威算得上是真正的白手起家。郭威的生父姓常,很早就去世了,母親后來改嫁順州刺史郭簡,郭威才改姓為郭。郭威三歲時,順州被劉文恭攻破,郭簡被殺,不久母親也去世,郭威成了孤兒,被姨母收養。童年的郭威十分的貧苦,常給有錢人家做童工,以牧牛為生。
十八歲一成年,郭威就從了軍,投潞州留守李繼韜,為部下軍卒。在當時,什么科舉都是浮云,只有參軍才有出路,才能吃飽飯。
因為自小無父母疼愛,也無人管制,郭威性情豪爽,果敢膽大,做事無拘無束,不計后果,有種年輕的沖勁,也有著年輕人的莽撞,經常會惹出點事端來。郭威還在脖子上刺了一只飛雀,所以人們又叫他郭雀兒。李繼韜卻十分欣賞郭威,他見郭威勇武有力,身上有俠義之氣,對他十分欣賞包容。初入行伍的郭威很是知足,盡心盡力為上司效命,報答知遇之恩,至于有什么“吞并四海,掃除六合”之志都純屬史家不負責任異想天開的胡扯。
其實所有人都是俗人,我們不應該指望沒受過教育,性格又放蕩的郭威有多高的覺悟,事實上他在從軍之初算得上一個地地道道的軍痞,只是他比起其他人來還保留了做人的良知和與生俱來的正義感。也許是老天要給郭威一個教訓,不久他就為自己的魯莽收獲了惡果。
一天,郭威喝了點酒,上街閑逛,看見一個屠戶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大家都很畏懼他。郭威看到這,氣得咬牙切齒,借著酒勁,愛打抱不平的性格上來了。郭威醉醺醺地走到屠戶面前,讓他割肉,然后又找茬罵屠戶。屠戶知道郭威不是好惹的,也受不了氣,最后扯開衣服指著肚子說:“有種你照這兒捅一刀?。〔蝗痪蛣e逞能做英雄,敢不敢!”血氣方剛的郭威被激得青筋暴起,真的就操起刀一下就捅破了屠戶的肚皮,頓時鮮血直流。這個經歷簡直就是《水滸傳》里“魯達三打鎮關西”和“楊志斗殺牛二”的聯合翻版,可能施耐庵也讀過郭威的故事。郭威殺了人,一下子驚醒,嚇得失了魂,但是他沒有學魯達一逃了之,而是學楊志乖乖認罪進了監獄。殺人償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當時是亂世,地方長官有很大的自治權,李繼韜佩服郭威的勇氣和膽量,竟把他給放了。郭威感動得不得了,可潞州他是呆不下去了,只得開始他的流亡生涯。
從此,這個英武少年一人一刀寂寞地行走于江湖,不知前途,不知歸期,孤獨生活,風餐露宿,苦兮慘兮。而此時在洛陽的皇宮之中,有一絕代佳人,她雖不愁吃穿,但她心中的孤苦絕不亞于郭威,她就是柴家姑娘。
柴氏是邢州大戶,世代望族,有錢有勢,三年前,柴家姑娘被選入宮,伴在君王側。當時中原是后唐統治,后唐莊宗李存勖是個前后表現差異極大甚至稱得上詭異的人,建國初期他縱橫沙場,金鉤鐵馬,真可謂是氣吞萬里如虎,可做了皇帝之后就開始墮落,寵幸優伶,沉溺唱戲,不理朝政。柴家姑娘進宮三年,李存勖整天就知道和戲子廝混在一起,根本連見都沒見過,柴家姑娘更談不上承圣恩臨幸了。
久困冷宮的女子大多都會顧影自憐,哀嘆自己命運的不幸,祈禱有朝一日能夠君王駕到,承蒙雨露。可柴家姑娘不同,她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有閱歷,有見識,她并不為自己而嘆,卻為李存勖而嘆,她耳聞李存勖的荒唐作為,早已認定后唐國不久矣,而大亂將至,更有英雄出。事實也的確如此,后唐發生了兵變,李嗣源殺入洛陽皇宮,李存勖在亂軍之中戰死。李嗣源殺了李存勖的皇后和子嗣,又大發善心地放了后宮無辜的女子,柴家姑娘也在其中之列,她終于自由了。
柴家人知道女兒被放出,父母一家前往迎接,十分的高興,卻在黃河孟津渡口遭遇大雨,水勢暴漲,無法渡河,被困在河邊的旅店。而浪跡江湖的郭威此時正好也要渡河,同樣被困在了孟津渡的旅店內。
一個混跡江湖的逃犯浪子,一個重獲自由的青春少女,一個潦倒不堪,一個才貌雙全,一個是無名小兒,一個是大家閨秀,就這樣奇跡般地相遇了。緣分這東西,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就這么來了,不偏不移。
二、渡口緣相識,定終身不棄
一切就像唯美的愛情小說里寫的那樣,如詩如歌地夢幻般地進行著。
雨一直在下,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柴家姑娘一個人在客房中百無聊賴,重獲自由的她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她打開窗戶,面對傾盆而下的大雨,甚至竟有股男子般的豪情。她閉著眼睛深呼吸一口,把頭微微探出窗外,雨水打濕了秀發,天地之間是這般的明凈、清爽,叫人快意。也只要她這般的少女才會在此時有次的心境。
柴家姑娘的視野里,一個年輕男子徐徐走來,他衣衫破舊,但天生一股英氣,異于常人。他渾身濕透,卻不露狼狽之相。道路泥濘,他每一步伐都走得那么有力。這個人就是外出遭雨而歸的郭威。
柴家姑娘就那么看著,直到心神恍惚,等到她回過神來,兩頰頓時紅得發燙,心中是一種奇妙的感覺。柴家姑娘清楚地感覺到自己心跳的加速,無法克制,她再仔細打量郭威,其實他看起來并無特別之處,可是她卻又感覺他身上那股氣質,她仿佛看到了他的未來,她認定眼前這個人是個豪杰。不自覺地,郭威抬頭一瞥,見一佳人正倚窗注視自己,他心中五味雜陳,是年輕的激動,青春的萌動,同時又有深深的自卑。仿佛月老在兩人的腳上牽上了紅線,旁人根本無法理解,可這兩人卻不自覺地吸引了彼此,彼此的生命中只此一回,偏再也離不開了。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從此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晚間,柴家姑娘和郭威誰也沒能輕易睡著,柴家姑娘腦中不斷回想見到郭威的情景,回想心中的感覺,她理清了自己的感情,靜靜地思考。三年前,沒法選擇,即使得皇帝寵愛,也不過是他人的玩物罷了。而今,英雄和愛情就在眼前,如何能錯過!可是他真的就如我心中所想的那般么,感覺和一見鐘情真的可靠么……我愿意嘗試,我不會要后悔,我寧愿陪著自己的愛人受苦,也不要陪自己不愛的人享富貴。
而郭威,心情跌落到了谷底,他喜歡上了柴家姑娘,可是他又知道,自己不配。自己一事無成,還是戴罪之身,拿什么去愛,有什么資格去照顧自己心愛的女人。
柴家姑娘找到店家,問今天雨中走路的那個壯士什么來頭。掌柜一聽,立刻打開了話匣:“你說的是那個脖子上刺了飛雀的郭雀兒嗎?小姐你莫要接近他啊,他可是個帶罪的犯人,殺過人哩。”柴家姑娘不語,走到郭威的房門前,靜靜地敲門。
郭威一打開門,他頓時醉了一般,分不清現實還是夢幻,他的眼神無處安放,人也不知所措。幾句話下來,得體的柴家姑娘緩解了郭威的緊張情緒,兩個人平靜地聊了起來,其實柴家姑娘內心哪里會平靜,只是一看到這個男人,就有一種抱著他呵護他的沖動。
他們只是有一面之緣,雖彼此一見鐘情,但都青澀羞言,聊的內容也很淺。通過交談,才知道兩人都是邢州人,算是老鄉。柴家姑娘問起郭威為何一人,郭威倒也不避諱,把18歲投軍,失守打死無賴的故事全盤說了出來。郭威對自己的信任,使柴家姑娘心中很是溫暖,這是一個淳樸的男人。
柴家姑娘見郭威的床褥單薄,又沾了濕氣,有些不忍心,提出要送郭威一床毯子。郭威內心激動,可是行為上卻郭靖上身,呆呆地拒絕了,稱是萍水相逢,不好隨便接受他人恩惠。柴家姑娘看到郭威紅著臉一本正經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哦,我很隨便,我是他人,你沒我當朋友,是我一廂情愿了。”
“不,不,不,我——我——”郭威頓時結巴了,柴家姑娘一邊笑著,心里想著,自己沒有看錯人。
大抵郭靖真是就是郭威的后人吧,這二人的性格遭遇是那么的相像,郭靖遇到了黃蓉,而柴家姑娘對郭威的作用也絲毫不亞于黃蓉。
這是五代十國最解風情最浪漫最有詩意的一場雨,綿綿不斷下了幾個月,所有的人都在抱怨,而柴家姑娘和郭威卻盼著這雨能夠再久一點。
一回生,二回熟,之后兩人交往越來越多,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廣,漸漸是無話不談,彼此交心了。郭威講出了苦難的身世,這些年的孤獨苦痛的遭遇,以及軍旅里刀光劍影的戎馬生活,讓柴家姑娘生出母性的疼愛,又心中充滿好奇與敬仰。柴家姑娘則給郭威講她在宮中的見聞,講李存勖建國又亡國的故事,講這亂世胡亂的格局,到處生靈涂炭,而到處又都是舞臺。她教導郭威,做人當有大志,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間,不應該屈于平庸,應該奮發有為,干一番大事業。
“我只是一個小人物,能夠活著我已經知足了,又沒什么本事,干不大事的?!?/p>
“李太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這世上的事,從來只要想不到,沒有做不到?!?/p>
“我現在一文不名,潦倒不堪?!?/p>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我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身蠻力?!?/p>
“有我在!”
“我————”
“你相信我嗎?”
“信,你說是每一句我都深信不疑。”
……
郭威多想牽著柴姑娘的手,抱緊她,親吻她,告訴她,愛她,可是,他不敢,他怕被拒絕。其實,他是在自我逃避。愛情的火花早已在兩個人之間點燃,絢爛地跳動著,再也撲滅不了了。柴姑娘在等待,郭威在自欺欺人。
雨停了,要散了。
終于還是柴姑娘邁出了一步,她找到父母攤牌,稱自己要嫁給郭威。父親大驚,也很是不能理解,郭威的身份任哪個顯貴之家的父母都不能接受的,可是柴姑娘十分的堅持,眼神篤定,甚至以死相逼。柴姑娘一再對父母說郭威是個英雄,今后定有一番作為,可在當時,除了她,誰會相信呢,郭威自己都懷疑。柴家父母沒有執拗過女兒,終于還是同意了,柴姑娘將從宮中帶出的錢財分兩份,一份送給父母,一份自己留下。父母一再叮囑,這一決定就是一生,一錯將無法回頭,可柴姑娘早已心如鐵石,毫不動搖。
當柴姑娘告別了父母要去見郭威的時候,郭威也正朝她奔了過來,一臉的慌亂。柴姑娘還沒開口,郭威就跪倒了柴姑娘的面前:“我知道我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可你就要走了,我不說出來會后悔終生的,我喜歡你,從看見你的第一眼就喜歡你。我知道我什么都沒有,沒資格,但是我愿意為你而奮斗,我一定會混出模樣來,我希望你給我機會,不要離開我……”
這突如其來的表白給了柴姑娘莫大的驚喜,她激動得落下了淚水,緊緊地抱著郭威,拍著他的肩,輕輕地說:“我永遠都不會離開你?!?/p>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兩個人相愛的人就在渡口成了親,朝著未卜的前方三拜而禮成。沒有鳳冠婚衣,沒有酒食喧囂,沒有高朋滿座,只有彼此的一句承諾:相扶相攜,永不分離。
婚后,夫妻二人攜手返回洛陽,五代十國的歷史因為郭威的出現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三、愛人亦良師,亂世豪杰出
在洛陽,柴姑娘找了一個僻靜的小院子,夫妻倆過上了安靜與世無爭的日子。柴姑娘的本意并不在于要隱居,她只是給丈夫給了一所學校,一個老師和一個學生,她和他的丈夫。
就在這個院子里,柴姑娘教郭威識字,讀經史,長見識,教以治國興亡的道理,亂世生存的法則,這個遠見卓識的女人有著非凡的眼界和對時事高明的觀察分析,許多男人都不及。午飯過后,夫妻倆經常閑坐品茗,談論古今得失。夫妻倆相敬如賓,相濡以沫,過的是神仙眷侶般的生活,真正是叫人只羨鴛鴦不羨仙。
一年多以后,郭威畢業了,在柴姑娘的鼓勵下,走出了小院子。郭威萬般不舍和留戀,但是想起妻子的叮嚀,握緊了手中的刀,奔向了前程。此時的郭威早已不再是曾經的郭威,不僅僅是肚子里多了點墨水,他的心也更加的強大,他的道路也更加的明確,他的眼界也更加的開闊了。最關鍵的,郭威走到哪心里都會暖暖的,因為他不再是一個人了。
初出茅廬第一步,找個好主公,他可以不是明主,但一定要識你這個人才,這是柴姑娘的話,郭威謹記。郭威先后跟誰石敬瑭、張彥澤、楊廣遠、劉知遠等各路勢力,在底層摸爬滾打,一步步爬上軍校的位置,直到成為主力戰將。郭威帶兵,愛惜士卒,軍紀嚴明,作戰英勇,而又有勇有謀,在猛將如云的五代,算得上儒將。從軍之中,郭威不忘學習,一有閑暇便手不釋卷,因為柴姑娘說過,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在劉知遠部下,郭威受到賞識重用,被視為心腹,不管行軍到哪里,必定把郭威帶在身邊。而郭威也是立功無數,先是抵御了契丹的侵擾,穩固了地盤,后來勸說劉知遠稱帝,成為了后漢的開國功臣。劉知遠做了一年的皇帝就死了,兒子劉承佑即位,為后漢隱帝,郭威更是被任命為托孤大臣,任樞密使要職,掌管后漢朝廷的軍政大權。
柴姑娘放心地讓自己的男人笑傲亂世,自己在家撫育子女,她不再以老師的姿態去教導丈夫,而是如妻子一般照顧丈夫的點滴,為丈夫的每一點進步而驕傲。郭威在武將中算是個極其顧家的人,每次大戰過后,無論勝敗,他總是第一時間回家,告知妻子自己平安。在他心中,沒有人比家中的妻子更重要了,而他所做的一切也是為了報答妻子,不辜負妻子。
三、慘變痛分離,愛綿無絕期
五代里的其他君主雖也都重文輕武,但是身邊都有一個大謀士,可以適度地牽制武將專權,可是劉知遠這人對武力達到了幾乎迷戀的程度,他的身邊清一色地全是武將,等到自己一死,留給兒子是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武將手握兵權,根本不聽話,而且隨時還會有篡權的危險。當時郭威已經是手握重兵,而且他有勇有謀,不同于其他武將專橫,在平定李守貞的叛亂中,郭威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才能,同時又大大贏得了民心。
十八歲的劉承佑并不是個笨蛋,他像極了后來明朝的惠帝朱允文,他認識到了王國的危險所在,也用心去做事了,只可惜,方法操之過急,過程中又極其的魯莽,最可悲的,他們都遇到了一個猛人。朱允文遇到的是朱棣,而劉承佑遇到的是郭威,朱棣和郭威后來都是杰出的君王,而劉承佑和朱允文一起,注定是悲情的墊腳石。
當時后漢朝中主要武將有郭威、史弘肇、楊邠和王章,除了郭威,其他人都很是囂張跋扈,不知收斂,史弘肇甚至公然在朝堂上讓劉承佑閉嘴。年輕氣盛的劉承佑如何受得了,便暗藏殺機。劉承佑覺得郭威最難對付,就想把郭威先調出,讓他守衛北方鄴都,防御契丹。郭威隱隱感覺到了劉承佑的意圖,他知道自己功高,難免也會被猜忌,臨行時他對劉承佑說:“我和蘇逢吉、史弘肇等都是先皇的舊臣,都很盡忠為國,陛下當推心任用,不要懷疑,我去鄴都,一定盡心盡力,不負陛下厚望?!?/p>
可惜劉承佑沒有聽從郭威的話,一年后,他發動政變,一舉誅殺了史弘肇、楊邠、王章三人及其家屬。劉承佑有些輕飄飄了,覺得這些武將不過如此,于是想一舉鏟除武將勢力,奪回大權,于是他又密令舅舅李洪義去殺郭威,掃除這個最大的障礙。
李洪義不想加害郭威,將消息告訴了他,以郭威的脾氣,會立馬揮兵殺回京城,可是他不能,因為京城還有妻兒。郭威忍著性子給劉承佑去了一封密信,他和劉承佑攤牌,提出要好好談談,并保證不謀反,但請劉承佑不要傷害他在京城的妻兒。這個時候的劉承佑已經徹底淪為了白癡,他把郭威也看成了史弘肇之流,放棄了這最后的機會,毅然地舉起了屠刀。
人畢竟都是血肉之軀,有再大的能耐也扛不住刀鋒,縱然柴姑娘有膽有識,可是她回天無力,知道消息時候已經太遲,無法帶全家人逃走,最終倒在了血泊中,一共遇害的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兩個兒子一個小名春哥,一個小名意哥。春意也,代表著他們的愛戀,而從此香消玉殞,愛人陰陽兩相隔。
臨死前的柴姑娘落淚了。我的愛人,總有一天會位及人君,縱橫天下,可是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這結局。可是,我的愛人,我走了,你一定要好好活,不為我,也要為了天下蒼生。
得知妻兒的死訊后,郭威幾乎傷心的快發了瘋了,恨不得立馬把劉承佑千刀萬剮。他哭出了血淚,腦子充滿了仇恨,心中的怒火熊熊般燃燒,他什么也不顧了,心中只想著報仇,以慰死去的妻兒。
郭威聽從謀臣魏仁浦計策,用自己的官印假造詔書,稱劉承佑命自己殺害眾將,以此激怒部下。部下都義憤填膺,都表示愿為郭威效犬馬之勞,于是,郭威率大軍以誅殺奸臣清君側的名義殺向了京城。
劉承佑自不量力,居然領兵出征,七里坡一戰,后漢政府軍慘敗,劉承佑沒有被郭威殺死,卻被部將殺死,郭威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了開封城。勝利就這么輕松得來,而愛人不再,郭威一個人黯然神傷,仿佛人世間的悲喜他已經不在乎,沒了心愛的人,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但是仇還是要報的,郭威殺紅了,進入開封城后,他縱然士兵劫掠一日,一些心頭之恨。這種野蠻的行徑在仁義的郭威的軍旅生涯中是很少見的。
郭威先讓李太后主事,后來恢復了京城開封的治安,又立后漢宗族為帝,最終借契丹來犯出兵,黃旗加身為帝,建立后周政權,郭威即為周太祖。后來的趙匡胤幾乎是按照郭威的原路一步步登基的。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榮對于趙匡胤來說是主公是恩人更是指路人,而宋建國后,后周宗親沒有被趕盡殺絕,《水滸傳》里已經是北宋末年,柴進仗著祖上的庇蔭還是那么的牛叉,這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
郭威做了皇帝,江山穩固,心也定了,只是心兒總是空洞洞的,他忘不了愛妻,忘不了在洛陽那段最美的時光,想到的是佳人的教導,他把無盡的思念化作了處理政事的動力。國家越來越強盛,而他自己卻越來越孤獨,越來越消瘦。
人是死了,但是有些事還是要做的,縱然只是表面工程,但做了,郭威的心才有些許的慰籍。郭威稱帝后,追封愛妻柴氏為圣穆皇后,一同被害的幾個子女,也各有追封,他在位三年,后宮再無皇后。因為兒子都死了,郭威收養柴氏的侄兒柴榮為養子,陪在自己身邊。柴榮長期跟隨郭威南征北戰,性情才能和他有幾分相似,而最關鍵的,他姓柴,郭威每當叫起柴榮的名字,都感覺那么的親切。
三年后,郭威身體已經很不好,他毅然決定立柴榮為皇太子,這個決定,引起了朝野的大震動。從古至今,一朝一代里,除了唐朝武后篡朝,沒有哪代國君會主動把皇位傳給外姓人。就算要傳給外姓人,起碼也要傳給跟自己有血緣關系的,當時郭威外甥李重進也是軍功卓著,朝野的呼聲很高,但是強硬的郭威還是堅持將皇位傳給了柴榮。只因郭威看重柴榮的才華,只因柴榮也姓柴,只因他想報答愛妻柴氏當年的深情。
沒有柴皇后,就沒有我郭威的一切,這是郭威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愛妻去得那般凄涼,郭威能做的彌補心中缺憾的報答妻子恩情的,他全做了,可還是覺得不夠,因為他對她的愛本就沒有盡頭。
柴榮沒有辜負郭威的堅持和信任,他即位后繼續推行郭威的仁政,勤政愛民,節儉樸素,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他連續對外用兵,節節勝利,使得后周國力達到了鼎盛,也為后來趙匡胤統一中原打下了基礎。
后周顯德元年(954),周太祖病死在汴京宮中,臨死前囑咐柴榮不要厚葬并讓柴榮在河間府和魏府各葬一副劍甲,在澶州葬一件通天冠絳紗袍,在汴京葬一件平天冠袞龍袍,這是他一生的奮斗路線,輾轉各地,由士兵到將帥,到位極人臣,再到稱帝。他始終是個戀舊的人,過去的事他死的忘不掉。交代好一切,郭威閉上了眼睛,拋開政治,拋開身份,他要去見柴皇后了,他微笑著,幻想回到孟津渡口,回到三十年前,與那個紫藤花一般的女子,在雨中再來一次浪漫的邂逅。
人生若得一知己,夫復何求!而彼若遠去,贏了世界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