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道路上,我們集思廣益,分別擬定了(6年)遠景規劃和(1年)近景發展規劃——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人為本,安全第一;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專業為本,教學核心。我們學校遵循“好習慣? ? 好人生”辦學理念,秉承“興學潤智? ? 養習立人”的校訓,通過塑造學校集體精神文化,建立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圍繞學校 “安全,德育,教學”三大要素,唱響學校“全面發展”可持續主旋律,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管理有效、師資精良、質量上乘、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型學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兩年。不待揚鞭自奮蹄,我們勝坨實小人一步一個腳印,專注地走在辦學的柏油路上。回顧如下:
一、教育教學質量(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智力活動是核心)課程規劃與實施是教育教學的關鍵,課堂應該是課程的核心。
1.制定了《勝坨鎮實驗小學教師教學常規檢查須知》,指導教師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2.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學初“立規矩”。成立檢查考核小組,加大課程管理巡查力度,對教師執行課程計劃、按課表上課等情況進行督查,每天不定時檢查,公示結果計入考核結果。
3.精心設計及批改作業。從作業量、作業精選、分層布置、批改質量、批改數量五個方面對教師作業進行考核
4.加強質量監控。期中、期末、月測等階段性教學質量的檢測工作完成后,自下而上,三層分析。先由教師分析學生成績,然后教研組活動安排了經驗交流,找出存在問題,制訂措施,教務處(學校)分析調整教學策略。
5.加強教學常規的檢查。對教案、作業布置及批改、階段性檢測等進行不定期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公布。加強隨堂聽課,在董校長的帶領下深入課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6.? 身體力行,打造有效教師培訓,引導教師主動探索專業成長幸福路。當前形勢之下,各種的教師培訓開展活動如火如荼,校本培訓、新課程新教材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管理干部培訓等等。形式諸如培訓會、觀摩會、報告會、座談會等等。外在的表現是什么?現場說的頭頭是道,聽的也感到津津有味,回去干起來找不到門道,再回過頭去接著問道?細究原因?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培訓師往往不是實效實踐與理論純熟的結合者!所以從2015年學期末開始,我們單位堅持自己培訓自己的教師,每個學期初、末的全體教職工培訓大會,學期中的骨干教師、年輕教師、新教師、年長教師、學科教師、名師工作室成員培訓等等,我們都是在原創屬于自己的結合自己實際的培訓方式。不單單落實參訓者的主動性,也要注重觀念引領;不單單注重先期理論商討,也落實跟蹤討論反饋;不僅僅傾向培訓形式,也偏向于各種手段方式。QQ群,飛信群,微信群,電話,微博。讓大家走近心靈打動思想走進精神境界,落實接地氣的問題。
7.聽評課環節重視。終于有了我們自己的聽課量表——四維聽課量表。
二、教科研工作
1.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動如期舉行
進一步完善集體備課制度以及每周的一師一課活動,每周召開一次各科教研組長會議,鎮教育辦教研室張延民主任、校長、分管校長、部分中層領導及各科教研組長參加會議,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為下一步學校教學教研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各組教研材料一周一上交。
2.? 開展讀書富腦活動
實施讀書富腦活動,引領教師造好自己生命幸福屋。“以書香為伴、與智慧同行”為主題,讀書活動和學校各年級主題德育教育緊密結合,分別以“明禮、健康、誠信、博學、勵志、感恩”等六方面進行專項閱讀,讓每一個師生和家長在讀書中沐浴書籍的恩澤,接受文化的洗禮,享受閱讀的快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如閱讀故事大家講、跳蚤市場、讀書征文、讀書手抄報、“讀書交流”主題班會、晨誦背誦大比拼、小書簽制作等,同時根據活動設置了“讀書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優秀輔導老師”評比。
2017年5月,舉辦了第四屆讀書節。本屆讀書節“以書香為伴、與智慧同行”為主題,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評選出217名? “讀書之星”、10個“書香班級”、43個“書香家庭”、10個“優秀輔導老師”。在活動中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對優秀的學生以及“書香家庭”家長和班級進行了表彰,進一步推進了書香校園建設,營造了濃厚的校園讀書氛圍。
3.組織講優課活動。
學校推薦34人參與本次“曬課”活動,各科教研組長為首席指導老師,利用教研時間多次進行磨課,學校把此項活動作為本學期教研的重點,為教師參與活動提供各項條件。
4.舉行陳霞名師工作室賽課活動,共有32名教師11個學科參與了該活動。定期召開讀書論壇,依托工作室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打造一批教學理念先進、業務素養過硬、教研能力扎實的教師隊伍,切實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同時召開“和諧教學”四維觀課教研會議。
5、教師專業成長(讀書+寫作+深層教研)
學期末組織教師舉行教學案例、教育、教學故事和論文撰寫的比賽,以此來促進教師自學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將教師撰寫的論文和教學案例,教育、教學故事集結成冊。
三、素質教育工作
1.加強藝體傳統項目教育教學。
本學年繼續開設潤智課程,課程項目共計28項,聘請了專業老師,學生選課、上課、成果展示師生全員參與。加大了檢查的力度,制訂了專門的潤智課程評價制度,每周有固定老師檢查師生的上課情況,完成后指導教師上傳活動圖片等音像資料,每周予以公示。
2.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創建書香校園。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努力營造書香校園,提升師生的人文素養,成為書香濃郁的校園。
3.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品質,營造濃郁學風,從根本上實現學校不斷發展。本學期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習慣培養,課上、課下通過提問、講故事、錄視頻、晨誦、午寫等多種新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4.扎實高效開展晨誦午寫活動。(本學期把暮思加入家校攜手活動,并完善之)
晨誦分別為國學經典晨誦、數學口算以及英語的口語練習,午寫錄制了視頻由班主任指導學生完成,6月初進行了晨誦午寫考級。暮思臨時只考慮親子閱讀,親子日記兩項,不貪多。
5.在2017年縣運動會、健美操比賽上取得優異成績
40名運動員分別參加了小學甲組、乙組的比賽。在比賽中,共獲得金牌17枚,銀牌12枚,銅牌6枚;11人(隊)次打破賽會記錄;團體總分、金牌數、獎牌總數列小學組第一名。健美操比賽兩項均為墾利縣一等獎第一名。
四、小班化教學(從下學期勉強初步實現“小班化”,為抓教育教學質量加緊推動。)
為了加強骨干教師的輻射帶頭作用,加快小班化建設的步伐,連續三次召開“小班化教育專題研討會”。研討活動分有效課堂教學經驗交流、如何讓過程性材料更好地服務教學、如何搞好小組評價、語文閱讀、習作習慣的培養、小班化教育條件下的有效教學總結五個板塊開展。多名教師熱情洋溢的經驗介紹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最后校長做了重要講話,對前段時間的工作給與了肯定,同時指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每個小班化班級建立成長檔案袋,班級文化營造關注每一個的氛圍。同時帶領縣版畫成員整理中期報告及過程性材料,上交了近1萬字的小班化小本研修報告。
小組學習研討立項。(向中學學習,向名校學習)
五、家校合作勢在必行努力探索
勇創新、促合作,促進家校多方攜手。注重師資培訓,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制度,規范管理;豐富學習材料;堅持七結合,拓展工作渠道。
(一)將集中授課與家長自學相結合;(二)堅持專家和一線教師授課相結合;(三)將面對面交流與多途徑分享相結合;(四)將親子學習和親子活動相結合(五)將日常工作和課題研究相結合;(六)將“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七)將傳統文化學習與四德建設相結合。
六、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文化引領,凝聚“同心共進、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確立了“好習慣、好人生”的核心辦學理念。以“興學潤智、養習立人”為校訓,“言行蘊美、經典養慧”為校風,以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研創新、單元教學改革為抓手,實施以養成教育、藝術教育為特色的發展思路。開發了特色校本課程—潤智課程三十幾項,構建“三課一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改革,大力推進養成教育工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佛頭黑陶,成果顯著,特色明顯。(本學年開始我們由二三十人特長班——轉變為三、四兩個年級近八百人練習基本功——后面幾年力爭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形成完整特色)。
七、為加強學校內涵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擬采取的措施(課程+活動+評價)
1.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建設。把快樂元素和思考趣味性引入進來。
2.加強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認真落實教學工作環節的各項要求。先管對,接著管好,向著管細方向邁進。
3.加大教學質量監控力度,著力提升教學質量。不折不扣,讀書,學習,深層教研,力推教師專業成長。
4.密切家校聯系,構建三維德育網(德育課程:動靜結合的文明禮儀課程;感恩課程;節日課程等等)
5.關注職業幸福,轉變工作觀念,指導同事們努力工作,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
6.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專業引領、共同提高。
7.注重行為習慣,開展養成教育養心,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8.繼續加強學生安全及校車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安全課程:疏散演練,網格化)
9.小班化,小組教學深層思考,不做“水上漂”
總之,“說得好不如做的好”,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讓我們一起認真努力實效落實《第三選擇》,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重復做多成長,把教育教學沿著幸福事業的方向努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