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剪影——用攝影記錄生活

寫在前面

筆者接觸攝影不久,仍在探索階段,在一些大神面前,本篇小文難免有魯班門前弄大斧的嫌疑。且聊作個人學習的心得分享,供君賞玩,不足之處,多多交流。

注:本文部分圖片摘自網絡,侵刪。

攝影的意義

你擁抱熱情的島嶼,你踏過下雪的北京。——《旅行的意義》

攝影的意義有三方面:記錄、傳播和美學

每個人從小到大會拍一些照片,且不論其美學意義何在,構圖是否精確,照片背后的意義才是最高的價值尺度,如酒一般,隨著歲月的推移,愈加彌香珍貴。之前登上春晚舞臺的一組照片,是一對父女堅持30年拍攝的,羨煞一眾網友。10年可鑄一劍,3個十年,定格了生活中多少美好的瞬間。

當將拍攝的照片給別人看的時候,一些照片會影響別人的情緒和情感的時候,這些照片往往會被廣泛傳播,然后引起一些社會效益,冠希老師照片的廣泛傳播除外,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幫助了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建立起了希望工程。這就是傳播意義。

關于美學,這是相對比較容易達到的,就是拍出來的照片讓觀賞者看的開心看的舒心。 漂亮的風景區,漂亮的模特往往可以讓不具備攝影知識的我們也都能拍出這樣的照片。

大多數人能做到記錄與美學就完全足夠了,那也就是本文的目的:大家用相機記錄自己生活的時候讓照片更漂亮一些。

攝影的原理

寫什么東西不畫個原理圖講個原理什么的好像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理工男,簡單講一下攝影的原理吧。

說到底攝影的原理來源于小孔成像,借用現在的單反相機來比較說明一下。

相機前面長長的鏡頭其實就相當于小孔成像的小孔,圖像感應器就是呈像板。唯一的不同就是單反相機多了一個反光鏡和快門,反光鏡和快門打開瞬間就是拍照,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小孔成像沒了反光鏡和快門相當于相機在錄像。

這樣就引入了攝影的三要素, 光圈(小孔大小)、快門速度(光線照射成像板的時間)和感光度ISO(成像板感知光線的能力)。只有弄懂并掌握了這三要素的關系這個前提,才能拍出一張張好看的照片。

攝影的三要素

可以這么理解,將拍攝一張照片理解成裝滿一桶水,光圈好比水龍頭開關的大小;快門就是水龍頭裝水的時間;ISO為水龍頭中的濾網。

如果你水龍頭開的越大(光圈越大),流水的時間(快門速度)也就越短。同理,龍頭開的越小(光圈越小),需要的時間(快門速度)也就越長,這就是快門和光圈之間的關系。ISO在里面起到了一個濾網的作用,ISO(感光度)越高相當于濾網的空隙越大,水里面的雜質就越多,所以拍出來的照片有很多的躁點,如果ISO(感光度)低呢,那濾網的間隙越小,水里的雜質也就少了,拍出來的照片相對干凈了很多。同時濾網間隙大小也會影響出水量從而影響裝水(快門)時間。這就是三要素的關系。

成像效果可以用下面圖來說明:

圖中所示光圈從F1.4到F32原來越小(數字越大越小),快門從1/1000到1/2秒越來越長,ISO從50到25600越來越大。

(三要素的關系)

所以光圈大小影響景深,從而影響照片虛化效果強弱。下面分別是背景和前景虛化的例子。

(背景虛化)

(前景虛化)

快門時間短能夠記錄移動物體的瞬間,長能夠記錄物理運動軌跡。ISO影響畫面質量來協助曝光正常。

(短快門記錄瞬間)

(長快門記錄軌跡)

攝影的基本構圖

在掌握了三要素的關系之后,了解一些攝影基本的構圖能夠幫助我們表達照片的主題,讓照片更漂亮,同時也能幫助理解別人的照片。

構圖的目的是表達心中所想,心中所想就是主題,構圖就是如何把景、人、物巧妙合理的安排在照片中合理的位置,以充分表達心中所想的過程就是構圖。說的這么玄乎,還是來個圖實在。

這張圖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肯定焦點是放在干枯的樹木和遠處起伏的山峰上面。但是下面一張又會發生很大變化。

這個構圖首先就會關注到干枯的土地然后到干枯的樹木,甚至遠處的山峰根本就不在構圖范圍以內了。所以構圖的主要目的還是拍攝者想些什么以及想讓大家關注什么。

作為程序員,我們會去了解各種設計模式讓我們的代碼寫的更好,其實攝影構圖也是有一些成熟的套路可用的,同樣利用這些套路可以讓我們的照片拍的更好看。構圖的運用相對比較復雜,能寫好幾本書都是可行的,我也在學習中,所以這里只介紹一些常用的構圖方式。有時候一張照片并不是一種構圖也許是多種構圖的混合也是可能的,甚至不同的人理解不同認為構圖也是不相同的也不足為奇。

中間構圖:將我們要表達的事物放在最中間來突出我們表達的意圖。這個也是最常用到的,虛化背景,突出拍攝主體。

三分構圖:將想要表達的事物放在三分之一線上,三分又可以分為橫向和縱向。橫向和縱向的交叉點往往是一張圖片最先被注意到的地方,所以將想要表達的事物放在這個位置突出主題再合適不過了。

S線構圖:又可以稱為引導線構圖。S線曲線讓人覺得圖片有縱深感,讓人將目光引導到曲線結束的地方,讓人覺得表達的事物還沒有結束留有一些想象空間。

俯拍構圖:我們并不是常常能夠俯視的看事物,有時候換個俯視視角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所以不要總是對著人臉拍啦。現在無人機很流行有很多俯視拍攝的好照片,正是因為我們并不能見到俯視的看到地貌,所以往往很震撼。

對比構圖:對比可以是任何兩個事物的對比、大小的對比、比例的對比、顏色的對比、動靜的對比和冷暖的對比等等……經過對比表達主題,給人留以想象。

(此圖出自何潘老師,何潘擅長光線的應用,此圖就是將光線對比和大小對比用到極致的一個經典例子。)

后記

時至今日,智能手機的高速普及,使得拍照成為了一件門檻很低的事情,人像攝影和自拍更是深入到大眾生活。攝影層面上對照片的質量的衡量,并不是其存在的唯一價值尺度。對于非專業攝影師而言,拍照更多的是記錄當時的氣氛和心境,在歲月遷移后依然保有存證,去回憶往昔,嘆崢嶸歲月稠。

物我皆有盡而又無盡,人生短短數十載,白云蒼狗,相比自然諸君與我皆是渺小的存在,而對于每一張照片而言,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主角。

本文作者:張云飛(點融黑幫),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畢業,在傳統軟件行業和互聯網行業都有過從業經歷,對一切新鮮技術都有興趣,目前專注于點融的支付相關業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