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作者通過解釋學習是什么不是什么,引出用哪些方式使學習更加有效,比如使用SMART制定學習目標、SQ3R主動閱讀法及運用思維導圖等。
學習不是“羊浸式”培訓,也不僅僅是掌握知識;學習是主動,有目標有反饋并能實踐的事情。
那么如何能使學習更加有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如下幾個主要的方法:
一、SMART目標。即具體的(Specific)、可度量的(Measurable)、可實現的(Achievable)、相關的(Relevant)、時間可控的(Time—boxed)。
二、務實的投資計劃。即制定具體計劃(時間與目標匹配)、多樣性(考慮風險和投資回報)、主動投資、定期投資(成本平均法)。
三、原生學習模式。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發現自己最佳學習方式。
四、SQ3R閱讀法。即調查(Survey??傮w看法)、問題(Question。記錄問題)、閱讀(Read。閱讀全文)、復述(Recite。筆記總結)、回顧(Review。重讀討論)。
五、運用思維導圖。作者建議手繪思維導圖,再根據需求重畫,同時用R型和L型做筆記。
看完這章的2點體會:
1、除了學習計劃外,每年初始,我們都會定下當年的各種計劃,但更多的計劃最終付之東流。原因有可能要么計劃定太高無法達到,要么計劃定太模糊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要么定了計劃沒多久就犯懶了。利用好SMART,將計劃具體再具體化,利用碎片時間將養成習慣的阻力降低,讓計劃成果可見可感知,適當的加入一定的壓力,專注于提升而不糾結完美,時刻檢視計劃。開智讀書會的讀書計劃就完全符合SMART。比如,今年我的計劃是要讓房間保持整潔,那么我不能一年做一次大整理,而是要先搞清楚想要的是否是整潔的環境和清爽的生活態度。如果是,那么應該每個3個月做一次房間大整理,扔掉一年內未使用過的東西,每月將錯誤歸類的物品進行整理,每天在使用完物品后讓其歸位。最好是配上一張希望的房間的樣子圖片。
2、關于SQ3R主動閱讀法,我原來看過一篇關于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幾點建議。那幾點也是可以歸納到SQ3R里面的。比如調查: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什么?關于這本書我已經知道些什么?我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問題:作者接下來要說什么?作者提出的”專業問題“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我能提出什么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是重要信息?復述:針對這些信息,我要如何進行改述和總結?我應該如何組織這些信息?我如何用圖表來說明這些信息?對我而言,這些信息的記憶點是什么?回顧:這些信息如何才能與我已知的知識點結合起來?當然,思考的點可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