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跟同事去酒店附近的西班牙餐廳吃飯,驚喜發現他們居然有caipirina。這是我從巴西歸來兩年后第一次在國內發現它。酒水單上的名字赫然寫著:巴西特飲。就是它了!我馬上來了一杯。
那年去巴西游學,傍晚在風情浪漫的copacabana海灘邊溜達,晃到一家熱鬧的小酒館,隨便點了一杯雞尾酒,沒想到一見鐘情,那就是caipirina。遠望著夜幕下墨色深沉的大海,就著一陣陣清爽的海風,我一口一口慢慢品嘗著這杯酒。酒里有糖分,也有青檸的酸爽,喝的時候不覺得有太多酒精,但是人已經開始有點小暈。我喝完一杯覺得不過癮,又來了一杯。兩杯下肚,開始覺得大腦昏昏,但是還能知道自己是誰,走路深一腳淺一腳,馬路怎么變得不平了?只覺有種說不出的歡樂和放松,好想笑,大聲地笑,很大聲很大聲地縱情歡笑!
回來后有一陣,我但凡看見哪里的酒水單都要找找有沒有caipirina。跟朋友聊起,才知道當初無意點的居然是巴西最聞名遐邇的雞尾酒,難怪開頭那家西班牙餐廳直接叫它“巴西特飲”。
它的成分里有Cachaca Rum,是一種巴西朗姆酒,加上糖(最好巴西蔗糖)、新鮮的青檸還有大塊晶瑩剔透的冰塊。一般倒進硬朗粗獷的方形厚玻璃杯里。端起來,跟對面的朋友清脆地碰一下,仰頭喝一口,立刻會感覺自己變成了傳說中的海盜,或者人間英雄。
那年在圣保羅商學院里跟教授交流巴西經濟人文社會狀況,談起巴西企業用工很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常常在發薪后的第二天發現很多人都消失了,他們拿了錢就四處游蕩去享受,花完錢再回來上班。工作可以暫時不要,快樂生活才是第一。同學們聽了不禁莞爾,這么可愛的民族,跟天天倡導勤勞工作的中華民族完全相反。想想中國老一輩人,不知他們聽到這個該作如何是想!記得很多年前有一次跟老公商量哪里去休假,被婆婆聽到了,直接訓斥我們:“年輕的時候就該奮斗!怎么能盡想著享樂?”在這種思想教育下的我們這一代,盡管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自由度,終究還是惴惴不安。我們被傳統的價值觀捆綁的太緊,印記太深。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跟一幫同事去另外一家英國酒館,居然又發現了caipirina,這次它有了一個中文名字:卡普利娜。那天我從早上6點起床,馬不停蹄忙碌,一直到十幾個小時后到這家餐廳坐下才開始放開緊繃的神經。哦,我的caipirina!
酒來了,喝下一口,又開始感受到那種快樂,那種自由奔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