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破狼貪狼觀后感
---生命可以了結,但要清清楚楚
家住得離電影院近,最最重要的還是女兒的身高還只有128CM多點,離130CM的免費觀影的檻兒還差那么一點點,可以一張票兩個人看,有這種占便宜的心理,只要有好電影怎能錯過。
殺破狼貪狼最吸引人的,對我而言,應該不在影片的打斗畫面,而在對生命的尊重和態度,生命的生死終結不能含糊,任何人不能隨意支配他人生命,哪怕你是市長,還是皇帝,電影里的那位是市長大人想借別人的心臟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如果這樣做了,就會有反抗,就會有斗爭。這也許就是最基本的生存權吧,不容侵犯。
故事中的主人角是個警察,是一個女兒的爸爸,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但在女兒很小的時候,由于車禍,美麗賢慧的妻子去世了,也從此埋下了因,使得女兒在長大的過程中與父親之間形成了某種叛逆,如電影中描述的早戀,墮胎,出走等等,這也為后續的劇情埋下了伏筆,就是女兒不聽話,但聽到女兒突然失蹤,生命就此結束,這是不能接受的。這也就是人性,生命可以終結,但要有個終結的理由,或死于疾病,或死于災害,或死于非命,總之,要讓親者明白,直到無奈痛苦的接受事實,如果不能這樣,就只有反抗了,電影的情節也就從此展開。
對電影中的情節不做祥細介紹,重點說說電影情節里兩聲槍響反應的兩種對生命的態度。
第一槍,市長助理眉心被中槍,以命償命。“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每一個生命的終結都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容含糊“。人必有一死,我們不說死的重于泰山,輕于鴻毛之類的話題,但我們都應該知道死的原因,如果對于這種死不能挽回,或者說無力挽回,那只能忍痛去接受,隨著時間的打磨慢慢變淡,直到為常。如果不能知道死的原因,而讓一個生命失蹤或者終結,這里將會有無限的憤怒、怨恨和斗爭。影片中的爸爸在得知自己的女兒失蹤后,想盡一切辦法得知女兒失蹤的原因,當然最開始是想找回失蹤的女兒,當明知女兒生命已死時,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知道是什么人什么事使他女兒的生命終結,這里有滋生仇恨,報復,甚至戰爭。。。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掌握著全市命脈的市長生病了,需要一個心臟來替換,恰巧這個不幸的女兒被專門從事販賣器官的人遇到了,真是影片中所說的”天地不仁“,如是捉走用來給市長替換心臟。一個是位高權重的市長,一個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受害者,似乎一個高高在上,一個命如草芥,但在生存權的問題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能侵害其它人的生存權而一直活著。但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如是有了影片中的復仇,殺戮。而最后,可憐的父親找到女兒的心臟在這個垂垂老已的市長胸膛中”砰砰“跳動的時候,他沒有終止這種”砰砰“的聲音,而是認真聆聽,似是看到女兒的生命還是延續,只是方式讓人難以接受。事已至此,不可改變,心臟可以繼續跳動,但造成這種不合理局面的人應該接受應有的罪惡的懲罰,所以一聲槍響,結束了市長旁邊的助理,就是他造局形成這種悲慘的人生局面,理應如此。
第二槍,爸爸的自殺,主動開槍終結自己的命來保兄弟的命。”生命誠可貴,情義價更高,若為兄弟故,生命也可拋“。這應該是本劇的點睛之筆。這也是人性中最感人的地方。中國人講究以恩報恩。影片中的阿杰也是一名警察,也有一個漂亮待產的妻子,但由于涉及此案,臨產的妻子被人綁架,只有影片中的主角爸爸的死才能換得他及他妻兒的生命,在這個點上,為了挽救對自己付出了情義的兄弟的生命,主角爸爸毅然決定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來保全兄弟的生命,讓人感動。同時也說明了,生命是可以了結的,但要看何種方式來了結。要由自己來確定了結的方式,而不是旁人。也許這就是影片要宣傳的真諦吧。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唯一,如何了結自己的生命,不由他人,只能由自己。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