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知道我的骨子里有一種東西在支撐著我,是一種積極的信念,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念,也許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那種融入血液的東西靜止了,就是我徹底放下的時候,否則只要不停止流動,也即生命不止,就會折騰不止!
2、活了那么大,我才知道我曾經的用功努力也只是表層的努力,也只是看起來努力,看起來用功,實質上大腦中根本就沒有存儲足夠多的準確清晰的概念,腦海里有的只是模糊的概念,所以才有了模糊不清的認知,沒有正確的認知怎么能有正確的價值觀,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又怎能來正確的指導自己的人生!像笑來老師說的,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就看這個人大腦中有沒有足夠多且清晰準確的概念,對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是否足夠了解,有沒有足夠系統的方法論,是否有一定的成功經驗。可見清晰準確的概念有多么重要。也就能解釋了...上學的時候那些看起來很努力很用功的學生為什么成績總是考不好,他們只是假努力,只是看起來努力罷了,踏入社會之后我們喝了那么多“雞湯”貌似知道了很多人生道理,為什么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我就是那個看起來很努力的學生!曾經也只是在問題的表層上浪費太多,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而遇到真正難題時躲避,拖延、甚至忽略不見!總之難題還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啊!就是這樣才得不到好成績,得不到精進的!所以也就考不了好大學,得不到好的就業機會,進不了好單位,拿不到好的薪水了!
3、也許人們會說,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大小跟學歷沒有關系,學歷不代表能力,這點我的確贊同,但一個人的學歷真的反應了你曾經求學時光的努力程度,應該準確的講是反應了你曾經在學校求學時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他不代表你未來到底能怎么樣,一個人的成就大小跟他所處的環境、機遇、后天的努力程度有天然的聯系,個體的命運無法逃脫社會生態環境體系的閹割!但我們能夠對這個復雜體系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每個人能拿出一些善意的付出至少能減少部分被閹割的命運。比如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和水污染,以及一些食品污染造成人類的一些疾病絕癥,剝奪人們的生命,這難道不是人為的閹割又能是什么?生活在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因為環境的污染政府下達汽車限號政策,控制、關閉不合格工廠的生產制造,已經在提醒我們自己,不要自作聰明,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不要犧牲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否則我們將成為被閹割的一代!回歸到我們個體,決定我們自己命運的到底是什么?就是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什么東西?價值觀的通俗解釋就是我們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當然相對應的就是我們知道什么是差的,什么是更差的,什么是最差的!選擇決定命運,價值觀決定選擇,最終也決定了命運,做出選擇時有一個陷阱就是以偏蓋全。其實很多時候之所以選擇錯誤,就是跳了以偏蓋全的坑。創業選擇項目時就是這樣,把自己的需求當成了大眾的需求,或者拿小眾需求當成大眾需求犯了以偏蓋全的錯誤,其實這種要命的錯誤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的視野不寬,認知不夠!大多數人想象不出超出自己經歷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因為人們總是要依賴自己已有的經歷、經驗和積累去理解新的、陌生的事物和世界。
4、怎樣塑造自己正確的價值觀?我真的很想知道,很想習得,我怎么樣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在我的理解里是每個人體的價值觀首先要符合主流社會所主張的價值觀,對我自己而言就是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然后就是在這個價值觀基礎之上塑造自己的認知,抱著終身持續學習的心態,不斷地從周邊吸取養分,通過閱讀、交流、實戰積累、積累、再積累,學習、學習、再學習!
5、知道那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其實很好解釋,你只是知道而已又有什么用呢?就像一個人擁有那么多知識而不去運用,又有什么用呢?知識本身不值錢,但運用知識能夠創造價值,現在在羅胖的得到APP上,一個老師講課一年所產生的價值稅后凈收入1000多萬,相當于一個不錯的小公司一年所創造的價值!在知識消費領域,一個精細化細分的小型知識社群的群主,一個月能創造百萬的凈利潤!在知識經濟爆炸的年代了,內容創業者迎來了春天,在未來的日子,你還敢說,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學歷照樣能生活的不錯嗎?我看未必,當然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標準和幸福標準都不一樣,我不能又犯了以偏蓋全的錯誤,我只是強調未來的精英階層一定是出現在那些擁有足夠多知識和方法論,并且能夠運用知識創造價值的人群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