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看到有朋友發朋友圈吃火鍋雞,我的饞蟲立刻就被引了出來。立刻在菜譜軟件上查了火鍋雞的做法。發現簡單至極,于是攛掇著老公和媽媽做來吃。
花了半個小時去旁邊的超市采購來食材,再花一個小時燉好雞肉洗好涮鍋菜。色香味兒俱全的火鍋雞,竟然第一次做就如此成功,真是在意料之外。
配菜不只有玉米,還可以往鍋里放土豆、豆皮、油菜、蒿子稈、木耳和各種魚丸蝦丸等涮鍋菜。簡單點說,火鍋雞跟火鍋唯一不同的,就是葷菜不同,火鍋雞只用雞肉打底。
在外面店里吃一次火鍋雞大概要200元,網購一份塑封火鍋雞大概150元,而自制一份火鍋雞只需要50元!
一只三黃雞30元,配菜不到20元,而電費、燃氣費和調料可以忽略不計。除了便宜,還量大味兒足,劃算至極。
想起前段時間跟朋友調侃,疫情之后,才發現自己以前吃飯是有多么奢侈。動則300塊錢一頓的飯,其實成本可能只有幾十塊錢。自己在家里做的飯菜味道也不會差,吃起來也超滿足。
在這種開源超難的日子里,我這種普通小老百姓算是找到了節流的門路。
火鍋雞是老家那邊的特產,幾乎每條街上都能找到一家火鍋雞店。它出現的頻率之高,就像廈門的姜母鴨,無所不在。
高中時,宿舍里的同學過生日,或者有什么需要慶祝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也會去吃火鍋雞。并且很多火鍋雞店都是清真的,可以照顧到回族的同學。
上大學和工作后,每年回家次數有限。所以每次回家,家里也總是會去店里買一份火鍋雞迎接我。近年來吃火鍋雞的次數,跟回家的次數是一致的。這樣想來,我已經半年多沒有回家了。
上次回家,還是在元旦。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有孕,還涂口紅、化妝、熬夜,吃霸蠻米粉。那時候疫情好像還被當成謠言,人們都還有工作,以為2020年可以繼續過好年,賺大錢。
雖然還不到30歲,但聽聞的事情卻也不少。今年的新冠疫情,08年的汶川地震,03年的非典,98年的洪水。災難一個比一個大,但經濟卻發展的越來越好,人們的日子過得也越來越舒坦。
時間在往前走,生活也在變化,唯有火鍋雞的味道,一點兒都沒變。蘸著醋和蒜末,吃一口雞肉,還是小時候的歡喜。吃一口,就有一口的愉悅。
其實無論遇到多大的事情,有多大的麻煩,讓我們感覺到多么的痛苦。其實放到時間長河里,往后看個三五年,發現其實都沒什么大不了的。再苦再難的日子,咬咬牙一閉眼,過去了,也就那么回事兒。
如今我們回首過去,發現以前再難的日子其實也沒那么難。三五年后我們再看現在,還是會有同樣的感覺。
所以說,苦短,甜長。我們記住的,大多都是美好的事情。
火鍋雞的味道,三五年后也不會變。但時間會變,跟你一起吃飯的人可能會變。但你回想起此刻,只會記得,火鍋雞是真好吃啊。
新的一天,祝你吃到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