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吼第九天,下午。
“媽媽,今天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什么消息呢?”
“其實只有壞消息。”她用力觀察了媽媽的神色,心想一會兒媽媽聽了會不會生氣或責備自己,還是會鼓勵她說不要緊。
“說說看吧!”媽媽放下手中的事情微笑的看著孩子說。
“我今天把數學作業做錯了,老師讓我們做課本,我做成了好學生。”她小心翼翼的解釋,不時的看媽媽的表情。
“做錯就錯了,老師怎么說?”媽媽的笑容立即散了。
“我忘了!”赤裸裸的回避問題。
“怎么會忘記,沒關系,你說吧,媽媽不會生氣,我想知道老師怎么說,這事情有多嚴重?”媽媽鄭重的說。
“額,老師說我要認真做作業了。”
“就是說你最近作業不夠認真呢!”媽媽表情已經十分嚴肅。
“媽媽說好不生氣,怎么就開始兇我了!”明明說好不生氣的,看來媽媽的表情確實很難看了。
“對不起,我有點不高興了。但媽媽不生你的氣,人都會放錯,媽媽不怪你,可說好以后要更認真了,出錯多本身就是不認真。”
“嗯”寶貝嚴肅著表情簡單的回應媽媽。
本來寶貝主動跟媽媽說她自己的錯誤,希望能得到媽媽的理解和鼓勵,寶貝是如此信任自己的媽媽,可媽媽卻側重于給她講道理,一心想讓她為過失承擔責任。
這絕不是寶貝想要的結果,她已經早知道自己的過失,才如此小心翼翼。事實上批評已經多余,此刻她并不需要批評來修正,不批評她也會更仔細的,媽媽一生氣反而讓她對媽媽產生了防御,“以后還是不要講不好的事情吧!”,這樣下去,恐怕有一天她被欺負了也不再想找你分擔。
在孩子放錯時,首先應該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然后聽她說,而不是替她說。相信她,而不是責備她。反之,慢慢的她就越來越不想跟自己的父母說不好的事情了!
“寶貝,你知道嗎?媽媽聽到你粗心大意時,本來有點不高興的,可我現在好高興你能跟媽媽分享不好的事情,說明你很相信媽媽。寶貝,謝謝你愿意跟我分享。”寶貝露出開心的笑臉,孩子往往比父母更加懂得原諒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