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下午,堂叔打來電話說:“手術(shù)做完了,確定了,是癌。”
聽到這個噩耗的一瞬間,我呆若木雞,淚水頓時盈滿眼眶。
我語塞了,抱著電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去安慰堂叔。我腦子里一片空白,胡亂地對著電話說:“三奶奶會沒事的,她會好起來的,老天爺不應(yīng)該這樣對她的,她是那么好的一個人,好人有好報,吉人自有天相。”
堂叔聽著,也難過的附和著說:“希望沒事,希望一切都會好的…..”
其實我們心里都很清楚,三奶奶的病可能真的好不了了,可是我們誰也不愿去承認(rèn)這個事實,我們?nèi)绾稳绦膶σ粋€將近70歲的老人說“你得的是癌癥,治不好的病。”所以我們要合作演一出戲,所有人都要面帶微笑,然后對三奶奶說手術(shù)做好了,很成功,良性腫瘤切除了,以后再定期來醫(yī)院做一下復(fù)查就可以了。
終于知道,有些謊是必須撒的,所謂善意的謊言莫過于此吧。
三奶奶患的是子宮癌,幾年前就有了征兆,當(dāng)三奶奶身體出現(xiàn)異常的時候,她第一反應(yīng)想到的是不能去醫(yī)院,因為怕花錢。總覺得一點小毛病,靠一靠也就好了,平時感冒發(fā)燒,腰酸腿疼的,也都是這么靠過來的,不是也好了嗎?
可是這一次,卻是個例外。
其實本來三奶奶的病并不嚴(yán)重,只要治療及時,完全可以康復(fù)。只是三奶奶平日里節(jié)省慣了,怕去醫(yī)院花錢,從未在子女面前提起過自己身體的不適,只對三爺爺一個人說過。三爺爺和三奶奶節(jié)儉的程度不相伯仲,所以他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從沒有想過帶三奶奶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等到病情惡化,三奶奶實在撐不下去了,才再次對三爺爺提起,然后才被家人逼迫著去醫(yī)院做檢查。可是一檢查誰知道竟然是這種結(jié)果。
三奶奶人真的很好,從不說長道短,也不搬弄是非。唯一的缺點就是生活特別節(jié)省,說她摳門也不為過。她對別人從不摳門,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你去了她都舍得拿給你吃,但單單對自己摳門。
一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就罷了,有個小病小痛也舍不得去醫(yī)院打針吃藥,拼命在家里靠。
其實三奶奶家里并不窮,三個孩子早已成家立業(yè),每一個過得都很不錯,買房的買房,買車的買車,做生意的做生意。老兩口自己也積攢了一筆錢,雖不能說大富大貴,但至少是不愁吃喝。
也許外人看來,子女過得好,不僅不要自己的錢,還時常給自己一些錢,老兩口在家里可以舒舒服服地過著頤養(yǎng)天年的日子了。可是三奶奶他們卻不這樣想,也許是因為年輕時過慣了窮日子,所以才導(dǎo)致他們一輩子對花錢這件事情永遠畏畏縮縮的。總覺得錢花出去就是別人的了,揣在自己兜里才真真正正屬于自己的。花出去就沒有了,省下了就算自己到死花不完,還可以留給子女,總是不會浪費的。
也許,如果三奶奶不是這么節(jié)省,在身體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及早去醫(yī)院進行檢查,或許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遭遇了。
以前總想著多省一點,給子女多攢一點,卻不知道自己身體健康就是在給子女省錢。買些好看的衣服,吃些好吃的東西,每年做一次體檢,這些能花多少錢?
自己有了好身體,健健康康地安度晚年,自己過得快樂了,子女也可以安心工作。
可是現(xiàn)在呢,在醫(yī)院住了一個多月,單一次手術(shù)費就花了將近2萬塊,這些還不加上吃飯,住院,平時各種檢查,子女耽誤工作的錢。
算下來,孰好孰壞,一目了然。
二
前段時間抽空看了《奇葩說》第二季中一期關(guān)于“做人該不該省錢”的節(jié)目,整個節(jié)目正反兩方唇槍舌劍,激烈爭辯,最后以反方做人不該省錢的論辯獲勝。
做人,到底該不該省錢呢?
蔡康永在節(jié)目中做最后辯論時說:“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是時間,而不是金錢。雖然時間和金錢都是有限的,可是時間的有限是賺不回來的。用平均80歲來算,80歲乘以365天一年,我們大概得到三萬天左右的時間。而這三萬天是從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這個三萬的碼表就開始起跳了。三萬非常少,你現(xiàn)在如果出去流浪一年,我說我只給你三萬塊,你都會不安,覺得夠不夠啊。結(jié)果你不是一年,你是流浪八十年。我在你口袋里放了三萬天,而這三萬天跟三萬塊的概念不一樣。三萬塊花掉一塊錢,賺回來就有了,三萬天過一秒是一秒。用盡天下的方法,也賺不回一秒鐘。所以時間的珍貴,是最不可抵抗的一個花費。以我這個簡單的想象,就是我絕對不會給任何一個孩子的人生的忠告是你要省錢,當(dāng)然我也不會給在座的各位以及看節(jié)目的各位說做人要省錢。
是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要委屈自己,為什么不盡量讓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盡興呢?
為什么要想著如何省錢,而不是想方設(shè)法努力掙錢呢?
我們努力掙錢,再把錢花在自己認(rèn)為值得的地方就是在省錢,相反自己不想著如何掙更多的錢,而是拼命去省錢,拼命去摳自己,拼命壓抑自己的欲望,這樣的省錢就真的快樂嗎?
所謂開源節(jié)流,就是要先開源,即掙錢,然后再去節(jié)流,即省錢,而不是把省錢看作是一種開源的方式。
三
我有個親戚,人比較懶散,外加摳門,不僅對別人摳,對自己也摳。一家人吃飯總是做的不夠吃,平時炒個菜少油少鹽,絕對清湯白菜。由于營養(yǎng)不夠,親戚隔一段時間就會低血壓,頭暈的不行,又舍不得買一些營養(yǎng)的東西補身體,就去醫(yī)院輸水。別人讓她買些牛奶、排骨、鯽魚什么的補補身體,補一段時間血壓就正常了。可是她總是舍不得去買這些,而心甘情愿去醫(yī)院輸水。
因為在她的價值觀里,去醫(yī)院打針吃藥是必須花費,是不能不花的,而吃,是可有可無的,既然可吃可不吃,為什么還要去吃呢?不是浪費錢嗎?
卻沒有想過,食療要比醫(yī)療對身體更健康。也沒有想過,其實去醫(yī)院更花錢。
你說她這種行為到底是算省錢呢,還是浪費錢呢?
還有些人,喜歡買很多便宜的東西,比如年輕時候的我,特別是以前淘寶雙十一的時候,一定要把服裝店鋪,鞋子店鋪,還有很多配飾各翻一遍。購物車一定要先清空,再一件一件地收藏,直到把購物車塞滿為止。
雙十一晚上早早的洗漱完畢,坐等開搶。零點一到,拼命去搶。
有時遇到網(wǎng)卡,付不了款的時候,還會懊惱地捶胸頓足,感覺自己好像不快點去搶,就會錯失幾百萬塊錢一樣。
搶到就是賺到,看著滿滿的待發(fā)貨訂單,那一刻的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更爽的是等待收貨的那些寂寞難耐的日子,完完全全就是在等老情人的感覺,又心急又欣喜。
等到貨都到齊了,看著滿柜子自己用生命搶到的寶貝,幸福的不得了。那些衣服被我一件一件整整齊齊地掛在衣柜里,像被等待寵幸的嬪妃一樣期盼著我不久之后的臨幸。
可是,很久過去了,很多東西依舊原封不動的放在那里,有些用了一兩次以后就不再喜歡。這些當(dāng)時自己興沖沖買下的物品,最后都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后來,我放棄了曾經(jīng)癡愛的網(wǎng)購,改成去實體店買東西,買東西也開始實行少而精的原則。去一些比較好的店里,買幾件貴一些的衣服。雖然買的時候很肉疼,但是因為衣服質(zhì)感比較好,款式時尚而且大方,穿出去不僅給別人的印象好,自我感覺也好。
實行少而精的原則后,看似花了更多的錢,但是這些錢花的都物有所值,而不像以前,雖然花的不多,但白白浪費的不少。
四
從這些自己身邊實實在在的例子中,我得出了以下幾個觀點,愿你我共勉。
做人,掙錢遠比省錢更重要,省錢是摳自己,自己沒有錢,又不去努力掙錢的話,就是省一輩子又能省多少?
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錢沒有了還可以再掙,但時間浪費了,就真的一去不復(fù)返了。所以別把時間浪費在省錢上,用省錢的時間去學(xué)習(xí),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值錢且能掙錢的人更重要。
生命要比金錢重要,雖然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很多時候,我們依舊會覺得錢要看牢,命長著呢,卻不知道生命有時會出乎意料地短暫。
我們自己努力掙得錢,只要是花在每一個我們認(rèn)為值得的地方,只要不是暴殄天物,就不算浪費。
生命一次,惟愿精彩,千萬別委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