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行業的大姐大格力與小弟奧克斯之間的恩怨,可謂由來已久,這是整個家電圈里人盡皆知的事情(若有看官想了解,可以看我于6月14日發表的《格力再撕奧克斯,董阿姨自揭行業遮羞布意欲何為 》)。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作為業界大姐大的格力,在6.18電商大戰前夕,竟然選擇以自揭行業遮羞布的方式,實名舉報奧克斯能效造假,此舉可謂是震驚業界,給以互聯網渠道銷售為主的小弟奧克斯下了一劑猛藥……
而令我們更加想不到的是時隔2個多月后,小弟奧克斯竟然以相同的方式“回敬”格力……然而,小弟畢竟是小弟,沒有大姐大精湛的演技,拙劣的公關文,漏洞百出,處處透著睚眥必報的小家子氣。服務家電企業這么多年,見過了圈內各類荒唐事,這一件絕對可以進TOP榜單。真心建議奧克斯換個靠譜些的PR公司,至少不會出這種自認是“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實則是東施效顰反而弄巧成拙的餿主意。
這幾日家電圈可謂好不熱鬧,看到有媒體甚至自媒體大V們,針對奧克斯與格力的連番互撕,紛紛拋出輸贏論,各自儼然都已選好了戰隊……有為奧克斯搖旗吶喊的,有替格力發聲的,還有說什么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把贏家頒給美的的……選擇站隊的這些媒體大咖們也許表達的是他們此刻的主觀臆測,也許是被企業公關后的公關之作。但只要是混跡家電江湖多年的老江湖,每個人相信都再清楚不過,奧克斯與格力間的亂斗壓根沒有贏家,鬧劇背后難掩的是中國空調行業的尷尬。
讓我們先來看下兩個月前空調大姐大格力手撕奧克斯結果如何?6月10日格力實名舉報奧克斯后,雙方股價呈雙雙下跌之勢。12日當天,奧克斯國際股價閃崩,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9%。13日A股開盤后,格力電器股價持續下挫,截至收盤跌2.82%,連續兩個交易日,格力已累計跌去5%,市值蒸發逾150億。比這個消息更糟糕的是,在6·18一戰中,奧克斯如格力所愿,跌下京東平臺銷售第一的寶座,然而,登上寶座的也并不是格力,而是不聲不響的美的。
然而美的就真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那個嗎?同為國產空調品牌,它哪里做得了漁翁,只不過是暫時不處在這場風暴的核心而已。虛標能效早就是中國空調行業的一大頑疾,為了自身利益,打能效擦邊球的空調企業比比皆是,如今這塊遮羞布被不斷的扯來扯去,打臉的是整個中國空調行業,傷的只有國產空調品牌。真正從中獲利的應該是國外家電品牌。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冷年國內空調零售市場規模實現6056萬套,銷售量同比下降7.59%,銷售額同比下降9.95%,不僅國內空調市場的銷量將持續同比減少,而且全行業庫存還將持續同比上漲,顯而易見中國空調市場環境已由增量階段轉向存量階段。國內家庭空調保有量已達新高,城市市場已趨于飽和,再加之房地產市場大環境影響,空調行業已現量價齊跌的尷尬境地。
國內空調行業整體慘淡,海外中國空調品牌的發展更是悲涼。服務家電客戶近十年,中國家電企業全球化之路任重而道遠。在空調這一品類上,現實更加殘酷。如果說十年前海外賣場里找不到中國空調品牌實屬正常,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在海外的大型賣場中依然難覓我們中國空調品牌身影,不得不說是中國家電品牌全球化發展的悲哀。見不到產品更談不上銷量和銷售額。我們很多中國空調品牌在海外大多還是處于OEM,即使有自有品牌,多以簡單粗暴的低價戰略開拓市場份額,在國外用戶心目中認知極低,更談不上認可。
內憂外患,沒有一個中國空調企業敢說自己日子好過。然而在如此嚴峻的時刻,中國企業所擅長的“窩里斗”,被格力、奧克斯發揮的是淋漓盡致。看到種種,令多年服務家電企業并立志切實幫助中國品牌真正立足世界成為耀眼的世界品牌的我,無比心痛。
窩里斗永遠沒有贏家,只會讓消費者對你們的品牌越來越沒有信心,只會讓海外品牌撿漏,只會損害中國企業的形象。與其有時間窩里斗,真不如摒棄前嫌、拋開內斗、低價、相互詆毀等惡性競爭,大家相逢一笑泯恩仇,各自加大技術研發、國內做好銷售渠道下沉三、四級市場、海外加緊深度全球化布局和實施……展開良性競爭,用產品品質說話,用業績說話,才是中國空調企業走出低迷,走向世界品牌,做空調行業真正強者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