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讀佛史~朱門高僧傳記第32篇

天? 童? 退? 居? 開? 七? 塔~心鏡禪師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洞二十五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晉永康元年(300),佛教禪宗五山之一,號稱“東南佛國”。寺院坐落咋層巒疊嶂的太白山下,有“群峰抱一寺,一寺鎮群峰”之稱,東、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擁。背靠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東峰、中峰乳峰;右止缽盂峰,圓秀突起,狀如覆缽,聿旗峰,陡驚峻險,似旌展揚。唯獨南面山遠天闊,一條郁郁蔥蔥的萬棵松柏大道直通山外。到了唐會昌元年(841),心鏡禪師住持天童禪寺,創建鎮蟒塔,寺院得到進一步擴展。

七塔寺,位于寧波市鄞州區百丈路上,是寧波市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寺院,是浙東著名四大叢林之一。唐大中十二年(858),心鏡禪師開創此寺,初稱“東津禪院”,曾改稱“棲心寺”、“崇壽寺”、“樓心寺”。后因在康熙年間寺前建有七佛如來石塔而得名,遂改為“七塔寺”。天童寺與七塔寺,可以說都是浙東著名寺院,它們有著很深的淵源,自從七塔寺開山祖師心鏡禪師開始,這兩座寺院就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

心鏡禪師(790——866),俗姓朱,法名藏奐,松江華亭(今上海)人。唐咸通十三年(872)十一月二十九日敕賜謚號“心境禪師”。他的父親史書上沒有記載。據說在他誕生時就有異兆,生產他的產房里充滿了異香,周圍鄰居都能聞到。在心鏡禪師小的時候,曾失足掉到了井里,此刻卻有神人伸手托住了他,將他從井中救出。大約在心鏡禪師八歲時,就跟隨道曠禪師出家,學習佛法經典等。心鏡禪師二十歲時,就到中岳(今河南登封市嵩山)求受具足大戒。

心鏡禪師和他的母親感情非常深厚,在心鏡禪師到嵩山去受戒的時間里,他的母親終日思念他,每天以淚洗面,眼睛也哭瞎了。當心鏡禪師受戒回來后,母親的心情逐漸好轉了,眼睛也漸漸復明了。心鏡禪師又是個孝子,時常陪在母親身邊,他的母親去世后,心鏡禪師悲痛萬分,為了盡仁禮孝道,心鏡禪師就在母親墓旁搭了間茅蓬,守在母親的墓邊。由于心鏡禪師的孝道之名遠播于外,前來歸敬禮拜者眾多。心鏡禪師搭建茅蓬,不忍心濫砍伐樹木,眾人在他的孝行感召之下,為他募捐籌資,為他建造了房屋院落。院子外面有一面湖泊,經常有人在湖里打魚,打魚的人認為湖里有妖怪,要用葷腥來祭祀,才可以打到很多魚,獲得豐收。于是整個湖里到處都是腥膻之氣,壞境受到嚴重污染,心鏡禪師感到非常生氣,就親自到宗族祠堂告誡那些人。由于心鏡禪師及時出面制止,打漁人的這些惡習漸漸杜絕了,湖水又變回到原來那樣清澈了,山也更顯得美了。心鏡禪師為母親守孝三年期滿之后,他就開始了到處參學訪道的歷程,游歷名山大剎,拜謁高僧大德。

心鏡禪師先是來到五泄山參禮虛默禪師,感到與虛默禪師交談十分默契,遂即禮拜虛默禪師為師,成為虛默禪師的入室弟子。虛默禪師又是馬祖道一大師的法嗣,為此心鏡禪師就成了馬祖道一的嫡傳法子。會昌元年(841),心鏡禪師住持寧波太白山天童禪寺。會昌五年(845),唐武宗發起了滅佛毀寺的運動,在這次運動中,被廢棄的大寺院多達四千六百余座,小寺院有四萬多處,被迫還俗僧尼有二十六萬零五百人之多,寺院田地被沒收數千萬頃,奴婢十五萬人。佛像皆被毀壞廢棄,佛經寶典全被焚燒。佛教經過這場滅佛運動,卻由興盛走向了衰敗,從高潮轉入了低谷。歷史上稱此次滅佛運動為“會昌法難”。也是歷史所講的“三武一宗”滅佛的唐武宗滅佛。

唐武宗死后,由唐中宗繼位,下召恢復佛教,佛教由此又從衰敗得到振興。此時的心鏡禪師內心感到了很大寬慰,但是在他的心里已經沒有了掛礙,到了熒不能惑,焚不能熱,溺不能濡的心靜若止水的境界了。與此同時,洛陽也開始長壽寺的重建,朝廷敕請心鏡禪師住持該寺。長壽寺是隋唐時期佛教一座有名的寺院,已翻譯經典而著名,在唐武宗滅佛運動中被毀。唐高宗時,南天竺高僧菩提流支來中國,高宗聞其高德風尚,便派遣使者迎請到大唐。武則天更是禮尚有加,虔誠待之,敕賜他住在長壽寺內。唐朝著名僧人可止法師,曾在長壽寺內學習《法華經》和《百法明門論》,成為了有名的因明學家。明準法師在長壽寺抄寫《華嚴經》。禮宗法師在長壽寺學習禪觀,注有《涅槃經》八十卷等。唐高宗時佛教起初恢復,經典奇缺,心鏡禪師看到如此境況,心急如焚。心鏡禪師從寺內的香爐中將還未燒掉的佛經收集在一起,積集成大藏經,為佛教的復興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貢獻。心鏡禪師在長壽寺曾對眾人說:“過去四明(今寧波)天童寺僧人曇粹是我的前生,至今仍有墳塔存在。”人們聽了以后,都覺得不可思議,而且也都不相信,洛陽與四明天童寺相距很遠,千山萬水,又是很多年前的事,怎么肯能呢?朝廷就派人前去四明天童寺檢看驗證,果然正像心鏡禪師所言,確實是有曇粹禪師的墳塔存在。為此,眾人不由得不相信心鏡禪師的偉大和修行。

南海節度使楊公到蘇州赴任,傾心仰慕心鏡禪師的名望,禮請心鏡禪師回故鄉弘揚佛法,并為心鏡禪師建造精舍,以供心鏡禪師安心弘法。心鏡禪師在蘇州弘法的時候,因為他的名聲很大,常常受到人們的禮拜和敬仰。但他更是注意寺院周圍的壞境,他看到寺院的樹木不是很多,心鏡禪師相出了一個辦法,于是就要求大家,在寺院的西北角堆五百個土墩,說用來鎮邪。可是人們都不解心鏡禪師的意思,認為這樣怎么能行呢?因此,心鏡禪師更換了一種說法,讓大家在寺院周圍種植五棵樹代替一個土墩,這樣一來寺院種滿了松柏,而且又美化了寺院。

心鏡禪師由于為蘇州地人們造了很多福,當他要離開蘇州前去寧波天童寺時,人們紛紛前來挽留,不讓他走,在這種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心鏡禪師只有偷偷離開蘇州去天童寺。時任寧波郡守的崔琪,他大為贊嘆心鏡禪師的道風高峻,修行深遠,德塑凝重。無論心鏡禪師行止何處,禪門學人等都會云集此處,環坐參修于心鏡禪師法座周圍,侍奉畢恭彌敬。心鏡禪師是學識淵博的大德,對一切的分辨如此犀利。有很多排隊等待心鏡禪師給予解惑,只要有向他求解難者,無論怎樣難解之題,心鏡禪師都如破堅冰之勢,每一言講解如入禪理,永遠打破堅疑之困惑。心鏡禪師的禪定功夫更是深厚,而且在修證中悟得神通,心鏡禪師更以慈悲心性憐憫眾生。心鏡禪師的禪定功夫,總是以戒生定,以定生慧,智如泉涌,在定中神通乍現。

相傳心鏡禪師住持天童寺時,層看見有一條龍湫住在離清關橋很近的地方,橋上行人來往,影響了龍湫的生活,于是心鏡禪師就將龍湫移到了太白頂的水池中。心鏡禪師又看到在小白嶺上有蟒蛇吃人,沿途來往的商賈旅人非常害怕。心鏡禪師為此持咒施食,并降服了蟒蛇。蟒蛇死了以后,心鏡禪師將蟒蛇焚化,并為其建塔以鎮之,從此后行人商賈等在這條路上就暢通無阻,再也不擔心會被蟒蛇吃掉了。

到了大中十二年(858),任景求施舍家宅設為東津禪院,禮請心鏡禪師為主持。就在任景求準備迎請心鏡禪師入院時,卻有人刁難,不想讓心鏡禪師住持。任景求就講述二十幾年前,建造這座宅院時,曾有一位行跡怪異的僧人提出要將大門開大,說二十年后會有一位圣人來此居住。這樣算來,心鏡禪師現在進駐東津禪院,剛好是二十一年,也驗證了那位僧人的預言。此一敘述,也堵住了刁難者的嘴。心鏡禪師自此開創了七塔禪寺,在此弘法度眾,七塔寺從此后也香火日益鼎盛。

咸通元年(860),嵊州裘甫率兵起事,攻城掠地,寧波也遭到了嚴重侵擾。一日裘甫帶領二千多亂兵闖入東津禪院,準備行駛搶掠,禪院僧眾信士嚇得四下逃散,只有心鏡禪師泰然自若,危坐在大殿瞑目禪定,神色不變。裘甫等兵眾在心鏡禪師威嚴驚異之余,被心鏡禪師的德行所懾服,遂作禮而退,東津禪院也因此得以保全。第二年,寧波郡守鄉紳等聯名上奏朝廷,贊揚心鏡禪師的功德和護寺精神,啟請將“東津禪院”改為“棲心寺”,而得到朝廷恩準。

咸通七年(866)八月三日,心鏡禪師預知時至,將要辭世示寂,于是他香水沐浴,剃發修須,告訴弟子:“我在七日之后就將辭世。”囑咐弟子在天童巖挖掘墓穴,將遺體放入龕內,三年后開龕荼毗。七天后,心鏡禪師安詳示寂,世壽七十七個春秋,僧臘五十七年。弟子信士慟哭輩涕,按照心鏡禪師遺言所行,并在墳前植樹種草三年。一天,弟子聞到墳中飄出異香,凝空郁列,奔走相告,知三年開龕的時間到了。當打開墓龕,心鏡禪師面如生前,弟子們依照佛門儀式,于天童巖下將心鏡禪師荼毗,得舍利千顆,紅翠交輝,白光瑩潤。咸通十三年(872),弟子戒休奉侍舍利,連同郡守崔琪所撰表章到京城,上奏朝廷,朝廷敕賜謚號“心鏡禪師”,敕塔額“壽相之塔”,建塔供奉。

心鏡禪師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事跡多與他所顯神通相關。心鏡禪師的一生事跡,正如寧波郡守崔琪所撰心鏡禪師塔碑與銘文:“空王設諭,煩惱無涯,唯大師心,照盡沙塵。大師降靈,吳之華亭,方娠載誕,厥聞惟馨。童蒙墮井,神扶以寧。母思目眇,歸省而明。漁人禱神,其獲豐盈,一戒祠宇,施歸莫嬰。像教中虧,貝葉斯隳,手集三乘,遺文可披。識羊祜環,知仲尼命,正色兵威,寄詞潭柄。我來作牧,空企音侖,琢茲真石,庶乎不泯!”

如今,在千年古剎七塔寺的大雄寶殿旁邊,還靜靜地聳立著一座高一米二的舍利塔,塔座方形,高一米,上面刻有“唐敕賜心鏡禪師真身舍利塔”十二個字,上款是“大清光緒丙午”,下款是“住持慈云重修”。再往下是碑文,但是文字多被浸濁不可清辨。但從銘文中可以看出,心鏡禪師法體荼毗的五色舍利三千顆,咸通十三年(872),將七顆舍利進貢朝廷,唐懿宗敕命將舍利放入宮中寺院供奉,咸通十四年(873)六月十八日,由惠中和尚建造“壽相塔”及心鏡禪師舍利殿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01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73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1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39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68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04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1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7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0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26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56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39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3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4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1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1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