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兒子要求我在他爸爸難得來看望他的日子里一同出去:爸爸媽媽已經好久沒有一起帶我出去玩了。
是的,撕逼8個月,簽字4個月,你爸爸之后來看望過你2次,這次是第3次。
不是媽媽不愿意,只是覺得這樣三口之家的假象毫無意義,媽媽告訴過你:爸爸媽媽分開了,不是因為你的緣故,是我們大人自己的問題,我們依然都愛著可愛的你,但我們不會一起生活了。
朋友和我說,5歲孩子理解不了這些,他需要那個假象。
就在我糾結萬分的時候,兒子回來告訴我,這次的聚會,有一個阿姨,并且還有一個哥哥。
哎。天真的媽媽還是有點難過,畢竟在簽字之后你爸還說,他們倆已經毫無關系了。媽媽為什么會這樣傻得再次去相信一個背叛者呢?
其實爸爸和媽媽兩個人已經毫無關系了,但我們還有你,一起共同創造的你。
媽媽現在終于承擔起照顧你和照顧家里人的責任了,也開始認真關心你的教育和未來,常常覺得很難。因為金錢,因為有些決定,因為教育的方式。
爸爸會有你的撫養費給媽媽,但不多,如果要給你良好的教育,媽媽需要很努力。我們要靠自己,也不需要去求你爸爸共同來承擔了。你的未來怎么走,怎么養育你,媽媽擁有了唯一的決定權,終于沒有人和媽媽吵架了。
但媽媽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厲害。
常常偷偷懷疑我是否能養育的好你,也常常想媽媽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媽媽到底會把你養育成怎樣的一個人呢?能不能適應這個社會?能不能獨立堅強呢享受生活?
也許因為以前是沒有好好承擔過這份責任,突然一個人承擔真的覺得那一條路都得自己走。
媽媽的幻想
也許,
媽媽自私了,如果當初求著你爸,或者假裝不知道,你就可以擁有偽裝的三口之家了,你這個軟弱的媽媽也可以躲在光鮮背后,不用這樣殘忍的成長。你一定不知道嘛,媽媽其實經常偷偷的這樣想。
但媽媽也知道這不可能,因為那樣媽媽就完蛋了,你一定更希望有一個勇敢,閃光,熱愛生活的媽媽。
你一定會為媽媽驕傲的!
媽媽不堅強的時候,也會偷偷流著淚想:負心漢會不會也在午夜夢回時,有一點點自責、懷念呢?可是那又如何?我們是兩個毫無關系的人了呀,媽媽并不會因為他的一點自責而更幸福一點;也不會因為他的不自責而更不幸福,對嗎?
媽媽常常也因為,老去寫一些離婚后的生活和痛苦,加強了自己離婚女人的標簽,但今天朋友還轉給我心理老師伍志紅的一段話:
“如果你曾有相對悲慘的往事,那么,請承認它并為它哀傷。這幾乎是告別悲慘往事的唯一途徑。
相反,假若你心有不甘,拒絕承認自己的不幸,拒絕承認失敗或失去,拒絕哀傷,甚
至還強裝笑臉。那么,不管你看似多么成功和快樂,你其實仍是在繼續遭受它的詛咒。”
媽媽承認失敗,承認還是在難過,還是沒有完全抽離,但并不代表不勇敢,媽媽還需要一些時間。
先放過媽媽自己
今天因為你一直無法遵守一些規則,病后特別黏人、無理取鬧,媽媽發了一通火,也真的氣到背疼。
但其實媽媽知道,我不是完全被你氣到,而是被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氣到,覺得自己畢竟看了這么多育兒的書、學習心理學,怎么還是做不到呢?媽媽也知道自責絕沒有用,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但那就在我的父母面前證明媽媽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對的,并沒有看到成效。外公外婆會說老一套的打罵更管用,說我這個當媽媽的就是太寵了……
是的,也許媽媽又一下子對自己有些高要求了:媽媽要比的是幾個月前的自己,是一年前那個幼稚的,自私的自己。
1.媽媽應該敞開心扉和外公外婆也聊一下,獲得他們的支持;
2.在成為情緒奴隸的時候給自己“寬2秒”,在情緒吞沒自己之前“轉念”,盡量不用不可愛的語氣和你說話,因為那樣的語氣會更容易戳到別人引起反抗,何況你還是一個毫無生活閱歷的小孩;
3.“小蘭,你已經做得不錯啦,你在結束婚姻關系后的表現已經超出我們的預期啦,2018會做得更好的,相信你自己。”嗯!媽媽的朋友們,你的阿姨們都在為媽媽點贊哪。
4.記得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畢竟我之前的生活那樣沒有壓力。( ′?`)
5.No one is coming!不要幻想依賴,靠自己,靠自己。
2018年,我們再一起努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