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下午放學,鄰居家的孩子跑得滿頭大汗,看見我氣喘吁吁地說“阿姨,快,手機借我用一下,有一朵像鳳凰一樣的云飛過來了……”。放學路上那么多孩子,沒有人注意到云朵的美麗,只有這個孩子一路飛奔,邊跑邊看,怕錯過了美麗,又想讓瞬間變成永恒。的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鄰居家這個孩子,從小體質弱,所以她媽媽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來培育他。無論多忙,媽媽總會把下午的時間擠出來和孩子一起度過,陪他讀書、寫字、畫畫、做游戲,散步。在她的引導下,孩子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時常能發現別人意識不到的美麗,不僅花香鳥語、草長鶯飛等自然景物美不勝收,就連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聲夸獎在他心里都是美不可言。這不就是我們美育的關鍵所在嗎?以“美”育人,一方面是讓學生學會欣賞美,而更難得的是讓學生學會發現美。作為家長,我們要引導孩子從小認識美,發現美,熱愛美,給他一雙慧眼,讓他一生與美為伴。
? ? ?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一個周日的下午,我正在教室里輔導,同學甲氣沖沖地走進來了,同學們都用驚恐地眼光看著他,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先讓他坐回座位。那是我新接的一個九年級班級,很多同學我都不大了解。等我輔導完了,看他還怒氣未消,就問他是否可以聊聊,他答應了。
? ? ? 我們一起來到教學樓前,我詢問他發生了什么事,他告訴我因為理了新發型被政教處找去談話了。他還義憤填膺地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個發型很流行,我喜歡,為什么不能理呢?還得找家長,豈有此理!"我看向他,高挑的個頭,俊美的臉龐,大眼睛撲閃撲閃著,無不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但那身花里胡哨的衣服和鑲嵌著英文字母的流行發型確實很扎眼,和這書香氣息濃郁的校園格格不入。我說:"那你打算怎么辦?"他說:"我就不叫家長,一人做事一人當,干嘛要叫家長呢!"他說這話還挺男子漢的,我看出了他眼中的為難和強作鎮定。我慢慢地和他聊,才知道他父母都遠在北京打工,有一個弟弟在上小學,家里是爺爺奶奶,叫家長只能爺爺來,爺爺心臟還不太好,加之年紀大了,騎電動三輪車他很不放心。"原來是一個體貼又善良的孩子",我竟有一些心疼他。"既然這樣,那你為啥不安分守己呢?同學都穿校服,理學生發型,你把自己打扮成這樣,不是明擺著要給自己找麻煩嗎?"他沉默了一會說:"爸爸今天打回了這個月的生活費,我給爺爺買了藥,給自己和弟弟添置了新衣服,看著別人理這個發型,挺好看,羨慕好久了,就想試試,花了我二十五元呢!"我開玩笑說:"是想增加美麗系數,提高回頭率吧?"他靦腆地笑笑,"誰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也是,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哪有不愛美的?哪有不渴望得到關注的?"你愛美,無可厚非",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了花園附近,玫瑰花香迎面撲來,我駐足凝望,"不過,我們喜歡玫瑰,不只因為它長得好看,更因為它的香味,我們不是被花香引到這兒來的嗎?"他點頭表示認同,我趁機接著說:"人是要注意外表,注重形象美,但更要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你的內在美增加你的魅力系數。外表美,會轉瞬即逝;人格美,才會長久恒遠。"他若有所思地看向遠方,然后回頭問,"那我現在怎么辦?""去跟政教處的人說明情況,然后把發理了,穿上校服,好好學習,用心做人",他點點頭,轉身向政教處走去。
? ? ? 看著他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認識美、發現美、擁有健康的審美情趣?
? ? ? 有專家提出美學是未來的教育學。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首先要端正學生自身對美的認識,美并不單是穿著時尚、顏值高,也不僅僅指一些大家名家的音樂、美術、文學等藝術作品,而是存在于每一次日升日落之間,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其次培養審美情趣的過程就是發現美的過程,提升學生審美素養就是提升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和水平。這就要求我們要用一顆真誠的心,用誠實的態度,自信的目光去看待周圍繽紛的世界。
? ? ? "沒有審美比沒有知識更可怕",審美情趣不僅影響孩子個體人生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也直接關系到社會文明程度。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發展孩子的審美情趣就是發展孩子核心素養的制高點,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