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有位老同學跟我說:好久沒見你發書單,現在都不知道該買什么書了。
我當時一愣,才意識到,我有多久沒有好好讀書寫字了,恰逢一年伊始,就將這過去一年所讀過的作品略做整理,選出十本,只希望讓這2016還能在壯闊的生命之中留下一點痕跡。
1.創新者的窘境
為什么一家行業內的領先企業,擁有著優秀而精明的管理者,卻最終被市場所淘汰呢?這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但眾多案例卻現實的擺在我們面前。這本書就在嘗試著解答這個問題,從劃分延續性創新和破壞性創新開始,將消費者、市場定位、機構規模、機構能力以及技術供應等原因一一道來。這是一本理科生寫的作品,邏輯和理性貫穿全書的脈絡,我不認為它適合所有人,但它應該適合所有產品經理。
五星推薦。
2.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在一個中二的書名之下,卻是一本野心很大的書,一本帶來很多啟發與靈感的書。采銅老師從七個話題開始,圍繞著個人提升的主題,給出了多種多樣的見解。全書組織結構清晰,每個章節圍繞著問題鋪開,像是行動指南多過于理論著述,讀完全書后,我在本子上列下了15點自己希望在日后的生活中加以踐行的詞組,但真正的踐行要比寫下它們難得多。全書最喜歡的章節是第四章和第五章,這里也反映了我個人一貫的態度吧。
五星推薦。
3.必然
在互聯網的圈子里,沒聽過凱文凱利與《失控》的人應該已經很少了。在這個每過十年都會發生一次翻天覆地變化的時代,凱文凱利就可以告訴我們,有一些事情是必然發生的。他的觀點很有趣,但他的視角更值得去解讀:從書籍-博客-微博和wiki鏈接的發展路徑之中,他觀察到了文字的切碎與混合,從而聯系到了視頻與音樂,提出了對于所有文化媒介的重混。這個結論或許只適用于未來的三十年,但是這種觀察事物發展的思路,可能在一百年后依然有它的一席之地。
五星推薦。
4.人類簡史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在兩千五百年前的話語,被研究人類史的學者們一步步的踐行著。于是,就有了著一部屬于整個人類的史詩。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我們可以看到,虛構故事的能力是如何一步步推動著人類改變了地球與自然,又是如何創造出了國家、民族、道德、金錢甚至是神。但這種宏大的歷史視角,卻讓人類的一切美好都顯得那樣蒼白,如果這一切都是虛構出來的,如果生命本來沒有意義,那么我們要走向何方?
五星推薦。
5.萬物簡史
為了證明簡史這兩個字有多惡心,我把這本書放在了這里。書歸正傳,沒有創造性的思想,把自然科學問題簡化到快要出謬誤的程度,還有八卦得要死,是的,這些都是這本書繞不過去的缺點,但卻也是這本書最美妙的地方。作為一本科普作品,從自然界那些能引發人好奇心的點滴出發,再加上那些歷史上的科學人物不為人知的有趣細節,成就了這本能帶領一個普通人走入科學的大家庭的杰作。讓更多的人對科學產生好奇心,這就是《萬物簡史》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四星推薦。
6.海伯利安
其實,我也不是只看正經書的。我看過很多科幻小說,大多是短篇的,側重于一個細節的想象深入進去;也有三體這種恢弘的巨著,為這個新世界構架出了一整套理論和救世主。但海伯利安是不同的。第一本海伯利安是屬于科幻迷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六個故事串聯在一起,就像那華美的項鏈遠比六顆珍珠更加珍貴;第二本海伯利安是一部戰艦的啟示錄,預言與末日,在古老智能的禪宗公案之中,道出了從未來直到過去的戰爭;第三本海伯利安是一部宇宙的奧德賽,年輕的英雄踏遍風貌各不相同的文明,披荊斬棘,歷劫重生,這是英雄之路;第四本海伯利安是一本彌賽亞訂立的新約,喝下基督的血,目睹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烈火中犧牲,它從一本小說變成了一本圣經。
五星推薦。
7.金融煉金術
在中國,索羅斯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征,象征著莊家,做空和金融危機,而煉金術,更是一種表現了西方愚昧本質的偽科學。然而在本書中,煉金術是索羅斯諷刺社會科學的隱喻。在他看來,社會科學是一種很奇怪的說法,因為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獨立于研究者的客觀存在,而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卻是有人參與其中的,參與者的影響導致了這一研究過程絕不是客觀的,而是反身性的。金融煉金術得不到一種客觀的預測市場的理論,因為這個理論本身就會改變市場,煉金術是一種過程,是一種思路,評價它的不是真理性,而是有效性。
四星推薦。
8.師從天才
這并不是一本醫學和生理學的入門書,而是一本屬于科學研究的史詩。從二戰之前,到80年代,跨越了40年的歲月,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們卻傳承著不變的精神與信仰。這本書把陌生的科學研究剖析開來展示在大眾面前,告訴我們偉大的科學家在工作與生活之中的故事和師徒傳承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或許,它能帶給我們關于如何培養出色科學家的更多的啟示。
四星推薦。
9.大敗局
這本書聽說好多年了,但一直沒舍得拔草,終于當作睡前讀物翻完了。在這一段大時代中,民營企業家面臨著一個混亂而充滿了生機的市場。膽大的先行者們,用最適合那個時代的經營手段和游走在法律邊緣的高超技巧,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來奇跡般的商業帝國,又在轉瞬間崩塌。在這段歷史中,最讓人感慨的是,他們的內心并不能掌控不斷增長的欲望,于是能力越大,失敗也就愈發讓人遺憾。
四星推薦。
10.娛樂至死
媒介即信息,這是貫穿于整本書最核心的觀點。在20世紀后半葉,電視的崛起逐漸取代印刷術成為新的大眾傳播媒介,在作者的觀點中,印刷術與理性、嚴肅相關,而電視與情感、娛樂相關,這一歷史進程導致了美國人民逐漸喪失了從印刷術時代繼承而來的理性思想和語言能力,淪陷于電視制造的碎片化視覺影像和萬物皆娛樂的態度。這一觀點無疑是深刻的,但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案卻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今日再讀此書,電視的半壁江山已經被互聯網所取代,一種新型的媒介在我們還沒完全準備好的時候就到來了,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如何理解媒介的不斷變化將成為比應對電視困難得多的問題。看完這本書后,我決定馬上看一下麥克盧漢教授的《理解媒介》。
四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