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講? 戰俘營里的經濟組織
1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 一個戰復物質享受水平的顯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獲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過商品交換和服務交換得以實現的.
* 物質的總量哪怕不發生變化,只要人與人之間能夠進行交易,幸福就能無中生有地產生
* 想想看,我們今天遇到一些貧困地區,說這些貧困地區沒有發展起來,原因是因為缺乏投資,缺乏資金,這樣的想法其實不太對. 你看集中營里面哪有什么投資,哪有什么資金?但是只有制度允許,只要人們有那么一點自由,人與人之間開始服務,市場就發展起來,經濟也會發展起來
2? 戰俘營中的價格與價格波動
* 有了市場就會有價格, 有了價格就會有價格波動
3? 戰俘營里的貨幣
* 有了交易就會產生對貨幣的需求
* 有了貨幣,就有所謂的劣幣驅逐良比
4 戰俘營里的通脹與通縮
*? 發生緊急情況,營房周圍遭遇空襲時, 人民會沮喪,今早有酒今朝醉,于是抽起香煙來(貨幣減少), 然后就發送通縮
*? 如果紅十字會送來一批香煙(貨幣增加) , 通脹
5 戰俘營里的跨境貿易
6 戰俘營里的戶籍制度
*? 德國人對歐洲人比較友善, 法國,俄羅斯,意大利的戰俘可以在不同營房走動,? 德國人恨英國人和美國人, 所以 英國戰俘和美國戰俘不能到處走動
7 戰俘營里的輿論壓力
8 戰俘營里的仇富情緒
*? 戰俘們討厭具有壟斷色彩的中間商
小結:
1 我們看到的社會,只要有人在,就會有需求在.
2 只有有兩個以上的人在,他們需求就不一樣, 需求不一樣就會有交易
3 有交易就會產生對貨幣需求,有貨幣就會有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有貨幣就會有宏觀經濟波動,有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4? 有交易就會有信息不對稱, 有信息不對稱就會有中間商
5 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情緒,就有輿論,就有外部性. 于是整個戰俘營里面的現象和外面發生的現象就是一致的.
第002講? 馬糞爭奪案
鼓勵創造財富,還是鼓勵對財富做標志
鼓勵人們創造財富,社會才越來越好
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
小結: 每當我們在講公平的時候,背后的含義是說, 他是符合效率的. 只有那些讓社會里每個人都積極去積累財富的規則,才是公正的規則.只有那些讓社會能夠存活下來的規則,
才是公正的規則,也就是說,效率決定了公平.
課后思考:
你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一個例子,看上去是公正的規則,但它背后其實是效率的考量?
第003講? 看得見與看不見
好的經濟學家和壞的經濟學家的區別只有一個, 那就是壞的經濟學家僅僅能看到那些可以看見的后果,而好的經濟學家卻能同時考慮那些可以看得見的后果,以及那些只能推測得到的結果
小結: 經濟學關心的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是比較和選擇. 而要做好比較和選擇,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不僅要看那些看得見的東西,還要盡量去看那些不容易看見的東西,那些需要通過推測才能看得見的東西
課后思考:
請你舉出一個例子,有什么東西,是我們看不見,但實際上又非常重要,在我們做決策時不容忽視的?
第004講? 經濟學不關心陰謀論
經濟學與以前學科最大的區別在于:過去的學問研究事與愿符的規律,經濟學是研究事與愿違的規律
1 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帶來美好的結果
2 壞人干壞事的影響其實有限
3 好人好心不一定干好事 (例子:最低工資法,同工同酬制度,福利制度,瀕臨滅絕動物保護各種法律)
4 政府不是解決問題的終點
小結:經濟學家關心的,是那些人們出于良好愿望而產生的有害經濟政策,那些事與愿違的現象。經濟學不關心陰謀論,他只關心事與愿違的因果規律。
課后思考:
你能不能舉一個例子,是人們出于美好愿望,卻產生了事與愿違的結果的?
眼鏡蛇效應,英國在印度殖民期間,為了減少當地的眼鏡蛇數量,就出臺了一個捕蛇的激勵政策,結果導致很多人養蛇。
第005講? 不確定性,進化與經濟理論
1 兩大經濟學家的理性之爭。第一種說法:經濟學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之上的,它假定人是理性的。另外一種說法,人經常是不理性的,所以經濟學家理論有時候對有時候錯
2 萬物存活看條件,和理性與否無關
經濟學關心的是存活條件,在什么情況下,人們能存活下來,如果發生了改變,人們存活條件又會發生怎么樣的改變。經濟學關心的是這個,跟當中的人是不是理性沒關系。
3 游戲規則決定勝負概率
小結: 經濟學家關心的是存活條件。一個人,一個組織,甚至一個制度,能不能存活下來,和各種條件,情況變化有關,而跟人是不是理性沒有關系。
課后思考:
識時務隨大流和特立獨行,這兩種不同的風格,哪一種成功機會更大?
第006講? 亞當斯密的人性觀
1? 人性自私推動社會發展
2? 人性自私,同時具有同情心和愛心
3 人的愛心有限,隨距離拉遠而下降
4 僅靠愛心不夠,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場協調
5? 人際互動二分法:小圈子靠愛心,大世界靠市場
人是自私的,他有同情心,它能夠愛,但是愛非常有限,隨著人與人的距離拉開,愛會下降。我們不能靠愛,愛是不夠的。靠的什么,靠的市場。市場是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
小結:在小圈子里我們講愛心;在大圈子里,我們講的是規則。也正是這樣,斯密替市場經濟找到了堅實的基礎。
課后思考:你認為,市場經濟會不會讓人請變得淡薄?
第007講 鉛筆的故事
1 神奇的鉛筆, 它的原料非常復雜
2 市場力量造就鉛筆神話。(1)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鉛筆所需的全部知識 (2)每一個參與生產鉛筆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會導致一支鉛筆的產生 (3)生產鉛筆的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個角落? (4) 雖然一支鉛筆積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努力,但所要支付的代價微乎其微
3獵人和老虎的故事。 獵人什么都會做,但是什么都要自己做,生活很艱苦。而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他的生活遠比獵人過得好多了(市場協作的力量)
小結:一只簡單的鉛筆,在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掌握生產它的全部知識,它需要成千上萬人通力合作,而這支鉛筆被生產出來后人們付出很小代價就能得到它,這是因為有市場機制在協調人們分工與合作
課后思考:現代社會的分工和合作已經到達了如此精細和復雜的程度,為什么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窮人呢?
第008講 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1 世界銀行的失敗扶貧史。
2 四大原因讓慈善扶貧難見成效
(1) 缺乏反饋機制,缺乏確定的評判標準
(2)委托代理問題
(3)所托非人問題
(4)養懶漢效應
小結: 由于存在缺乏反饋機制,所托非人,養懶漢效應等問題,行善扶貧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完全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而商業行為,則由于有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協調和鼓勵人們分工合作,所以能大幅,持續而高效迪改進人們的福利
課后思考:如果你有一筆錢可以資助一個學生,在你面前有兩個學生,一個是又窮又笨,一個又窮又聰明,你應該把錢給誰?
第009講 稀缺
1? 稀缺是一個基本事實。 我們把經濟學建立在“稀缺”這個前提上,但是稀缺并不是一個假設,稀缺是一個基本事實。
(1)你想要的東西別也想要
(2) 人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不斷升級
2? 人的需求永無止境
小結“經濟學最基礎的那塊石頭,不是理性人假設,也不是人性自私的假設,而是稀缺這個基本事實。稀缺有兩個原因(1)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2)人的需求其實是無限的
課后思考:人們說,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一切都有機器人代勞了,什么東西機器人都會替我們去做,那么,在這個世界里,還會存在稀缺嗎?
第010講? 選擇和歧視
1 歧視不可避免。 稀缺,選擇,區別對待,歧視這四個概念其實是一體的
(1) 資源有限,一塊木材,拿來做鉛筆,就不能拿來蓋房子了
(2) 時間有限,今晚我去看電影,就不能留在家里看電視了
(3)金錢有限,我買了王菲的唱片,就不能買別人的唱片了
2 歧視與逆向歧視
3 不準明晃晃虧待白人,就只能靜悄悄照顧黑人
4 歧視不是問題,如何歧視才是問題
小結:稀缺必然導致歧視,我們不應問要不要歧視,而是要問:應該如何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