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三望四之中年危機

剛剛過完的五四青年節,在朋友圈掀起一場何為“青年”的激烈討論,關于多少歲才算青年,大家都爭論不休,更有拿出各種組織所謂官方標準來科普辯論。

其實,種種言論背后,都是一個殊途同歸的潛意,那就是,是否我們已邁入“中年”。

而中年二字,常常伴隨著危機。

中午和三男友人午餐,聊起中年危機以及回不去的故鄉。

達成的共識是,家鄉肯定是回不去了,而中年的危機已經臨門,大伙都有種被追趕的緊迫感,以及無所適從、沒有前路的壓力撲面而來。

怎么辦?

30歲+的時節里,對于40+、50+的生活設想,總有些戚戚然,仿佛現在搭載在酒肉燈紅下的,是蒲柳敗絮,容不得半點風吹草動。

再者。

如何去過好這一生,平凡卻又渴望與眾不同的一生?

常說雞湯害人不淺,可夢想又何嘗不是。

夢想,有時候真是廉價到仰俯可拾,又如同陳年冰山般不可肩負。

從某種角度來說,夢想,特別是被各種列傳鼓吹的夢想,活生生扼殺了平凡人過好平凡人生的機會,如惡魔慫恿天使耳吹般推你走上一段荊棘之旅。

說到錢。

問友人們,到底賺到多少錢才算足夠。

大部分人都統一了口徑:“當然是多少都不夠”

是啊,錢哪有夠的時候。

2010年畢業工作,羨慕月薪過萬的師兄,覺得每個月拿到1萬這么多錢,那得活得多么灑脫。

一晃2017年,每個月收入早已過萬,還是緊巴巴過著所謂有品質的生活。

五一回家,與發小相聚,覺得花錢還不如在縣城里上班的發小瀟灑。

仔細思量,還是基石淺薄,在深圳這大熔爐里,始終沒有扎根深溫,終日惶惶。

財務自由

一顆吊在頭上的蘋果,我們都期待著它掉落,哪怕正中頭顱,我們也心甘情愿迎面而上。

只能愈發用力的生長著,只能不斷給自己添置鎧甲。

但是,心里又隱隱知道,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更明白,活在當下,即是天堂。

坐三望四的時間刻度上,愿我們都能做好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