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在成長的過程,身體和心靈總是要有一個在路上”
如果不去遠行,怎么會了解遠方的陌生而綺麗的生命軌跡。生命進入了一種本質的狀態,就將以告別和相遇的方式繼續下去。
不論是讀書還是旅行,每每都將進入自我思考和感悟的狀態當中,寫下你與稚嫩的告別,讓那曾放不下的喋喋不休足以得到釋然。生活永遠不會刻意虧欠誰。他留你一人的路,也給你一人的修行。總有許多跟你擦肩的人,來不及遇見,來不及相識,來不及再見就離去;也總有許多經歷回憶起又忘記。可是, 生活卻把一路的風景留給你。今天,你可以告訴他們,這些點點滴滴都在心里,而你會在這里變成更好的自己。
尚且記憶一次出行與路人交談,當時困于“回歸”與“原點“的關系中不能自己的我裝作灑脫坦然行走在外,實在不明白走出了的路為何還要回到原點。這似與環游世界繞地球一圈回到原點又如何?終究你還是在回去的路上。
價值何在?他談到,遠行不僅僅為了探索遠方的陌生和多彩的風景,更是為了明白原點的意義。以前遠方是遠方,現在到達了遠方,原點便變成了遠方。若說人要出生、要學會、要活著、要死去都是一種回歸,那么一定以感恩和珍愛生命的名義譜寫不愿暗淡一生的精彩。遠行是一種成長,回歸是一種感悟,閱歷是一生的修行。我的旅行讓我明白原點的意義,為何而來,為更好的自己而來,那才是重要的。回去的路,那是遠方,其實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也許我們不懼怕身傷,但是我們害怕悲傷;也許我們不怕問題所在,但是我們害怕喪失信心。黑夜來臨,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漆黑,而是孤獨;寒風吹來,摧殘我們意志的不是冰冷,而是心靈。心有所往,生活自有奇跡。活著應該需要一種心情,一種精神,一份追求,一份寄托。一個人的成熟,并不表露獲得多少成就,而是面對那些厭惡的人和事,不迎合也不抵觸,只是淡然一笑對之。當內心足以海納百川的時候,那就是氣場。成熟是什么無法定義,但至少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不悲不喜,不緊不慢,一次遠行,讓自己和自己交流。
一個創業公司,一群有志青年,
做著一件件夢想的事情,
很難得會得到這么多人支持,
我想團隊每天都痛并快樂著,
痛也許工作會累,
快樂是真正的感受到用戶的喜愛。
也許最好的交易是相互學習,
也許最好的宣傳是真誠以待。
我想你后來也會明白,
人生中所有的念念不忘,
所有的郁郁寡歡,
所有忽如其來的沉默與嘆息,
微笑與眼淚,都來自這句話:
“如果是…就好了。”
但是,你也要多想想“如果…會怎樣?”
給生活無限的幻想,
也許在努力的催化下,
生活也會還你驚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