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結束,又回到了大北京,未來一周都要盡快投入到為新學期的緊張籌備中去了。
雖然昨天還在魚珠碼頭的渡輪上看軍艦,但今天回想起假期,已經恍如隔世。
距離去年的30歲危機又過去了一年,回想這一年還是成果滿滿,危機變成了動力,而非阻力,可見危機還是早一點來比較好,真到了40多歲再危機的話,很多改變恐怕就來不及了。
都說我們這一代能趕上醫學的巨大進步,整體壽命可能會大幅延長,但即便壽命延長,萬年生命的質量一定會提高嗎?質量最好的年華已經過去,這一點毋庸置疑也不可回避,剩下的就是心平氣和地往前走吧。工作、假期、再工作、又假期……
努力工作和學習的直接目的就是讓自己有能力多掙點錢,最好早日實現財務自由。但財務自由之后要做點啥呢?這個問題可能有點超前了,還沒掙夠人生的第一個百萬,談什么財務自由之后的生活?但這一年想了很多,覺得這反而是一個需要及早考慮的問題。
財務自由的可能性正在慢慢變小,于是我們需要考慮能否換一條路曲線救國,那就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在哪,否則怎么換路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設自己已經財務自由了,那么自己會去做點什么?你想做的事真的只有財務自由之后才能做嗎?
其實錢永遠只是工具。如果雖然財務自由,但生活的內涵仍然匱乏而貧瘠,那又有什么意思呢?財務自由能為我們活得寬廣而深厚提供重要的支持,但要活成一個豐富的人,卻又不必須財務自由。
也許活得豐富、寬廣、深厚,才是目標。錢,就當身外的附加之物吧。
各位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