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斷舍離踐行以來,本人在閱讀《斷舍離》一書的基礎上,將斷舍離的理念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每日一扔,踐行中有如下體會:
?? 第一,物品的每日一扔。我從最常用的書房開始,對書架上的書做了一次重新整理,對超過兩年沒翻過、未來一年翻的可能性也很小的書(實際上發現,有些書都十年多沒看而忘了,還發現了不少塵封的好書,現在重新讀,甚至有的書都忘記了,后來又買重了),我基本都從書架上情理下來了,一共近四十本,全部捐給京東收書了,感覺很有成就感;書架上放的各種筆記本,有很多一次沒用,也有一些就寫了開頭的一兩頁,其他都是空白,這樣我收集了大約50個筆記本;筆筒的筆太多,我把沒太用的也收集起來,大約30多支筆,連同筆記本和幾本打印紙我一起送給朋友的小孩了;平時基本用不到的廢紙,估計有幾十斤,我廉價賣給收廢紙的師傅了,這樣既幫助了他人,也讓自己用不上的東西物有所值,大大減輕了書架的負擔,也更容易找東西了,書房頓時清爽很多。接下來用同樣的方法我準備收拾客廳,把過期或快過期而不用的藥品送給京東,再收拾衣柜等;
第二,整理電腦。此前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徹底整理了電腦,對長期不用的那些僵尸文件徹底刪除,刪除了大約40%的空間,尤其是多用印象筆記,或者從網上下載,而沒必要無休止的存儲文件,現在電腦存儲少了,也更容易找東西了。
第三,清理手機。尤其是出去旅游的時候盡量少拍照片,排的照片回來及時整理刪除,同一取景點盡量只留一張照片,手機省出來30多G的空間。
第四,減少事務。對工作中的事情,逐漸培養做好而不是做多的原則,少接活,但做了盡量就做好了,比如我推掉了好幾個課題邀請,而把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第五,情緒斷舍離。無意中接觸到了《情緒斷舍離 清零負能量,激活高效人生的7大關鍵!》這本書,雖然沒看,只是翻了一下目錄,發現其實際上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減少負面情緒、減少欲望,想得少了、尤其是想負面的東西少了,正面的東西也就多了,無欲則剛,生活的幸福感就陡然上升,這一點,我也正在修煉。
總結起來,每日一扔,我的理解是扔物品(包括電子文件)、扔雜事、扔心情(負面情緒),每日堅持,問問自己,“今天你扔了嗎”,人就更能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