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 ? ? ? 關于什么是幸福的回答千千萬,總的來說可以被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面向過去,要是我當時怎樣怎樣現在就好了或者是沉浸在自己曾經的輝煌和成就中想當初怎樣怎樣;二是面向將來,等我退休了我就怎樣怎樣或者是一種有家回、有人等、有飯吃的溫馨場景。

? ? ? ? 然而你知道嗎?正是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把關注點放在過去和未來,因此我們無法真正的享受現在,這也正是我們很難感受到幸福的根源,因為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

? ? ? ? 將幸福放在過去,由于過去無法改變且幸福的時刻總歸是有限的,我們對于幸福的追求和要求卻在不斷的提升所以最終很難幸福。

? ? ? ? 而將幸福放在未來,總想著要是怎么怎么樣就好了或等到什么時候就好了,事實上我們對于未來的認識是存在誤差的。例如我們總是看見一個人我們就會對他有一些熟悉感也就更容易建立友情,又或者當我們被告知擁有一件事物,我們就會本能地覺得這個事物比別的要好,基于這兩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出自己的判斷是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將幸福建立在被眾多因素影響的將來,可想而知最終的結果也是很難幸福。


那我們究竟如何成為幸福的人呢?

1、改變觀念。

這幾年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熱度持續上漲,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自己的不幸是源于自己的過去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知道源頭或責怪父母并不能解決問題,因此需要我們轉變觀念從我為什么不幸變為我還能做些什么讓我感受到幸福??此浦皇且粋€觀念上的轉變,實際上卻是你邁出向幸福出發的第一步。

2、實用的小方法

在分享方法之前,首先和大家明確一下我們在什么時候會感受到幸福

第一種享樂主義,就是做自己開心的事例如刷朋友圈、刷抖音、玩游戲等等,做這些事情的當下就會感受到幸福。

第二種幸福的過程論,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流狀態,一般表現為沉浸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忘記了時間例如深度的聽課、閱讀、工作,與享樂主義不同的地方在于心流狀態結束之后會感受到幸福。

第三種幸福是福祉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奉獻自己幫助他人例如很多的公益或志愿服務

由于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每天都做公益或志愿的活動,享樂主義的幸福很難持續,因此生活中追求幸福的過程論成為了我們最優的選擇。


在此我推薦三個實用的小方法:

1.峰終記錄。

每天晚上睡覺前用5-10分鐘的時間記錄自己今天發生的最快樂的一件事(峰)和感恩的一件事(終)。

2.冥想。

每天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做一個瑜伽的冥想,正念的冥想或者就給自己一段時間天馬行空的發發呆。

3.注重優勢。

記錄一件想要完成的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優勢去解決它?,F實生活中我們總是關注短板,但是當今社會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的長板更長才是更值得我們思考的。

雖然只是每天抽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看到自己的改變。今天是我開啟峰終記錄的第二周,我很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更能發現生活中的溫暖也更期待第二天的到來了,希望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怡然自得、與世無爭的人。

最后“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b>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