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無論是QQ空間還是微博朋友圈,都被“高考”這兩個字刷屏了。六月七號,八號這兩個日期,比很多節日來得更讓人難忘。因為這兩天,很多人的一生基本改變了。
四年前,我是高考大軍里的一員。沒有自信滿滿,也沒有惶恐不安,而是近乎麻木的平靜。那些做過的題目,看過的書,在高考那兩天都化成筆下的細流,一點點奔向大學。可惜的是,沒能奔向那片我想去的海洋。高考失利,我聽從學姐的建議去了她的學校,卻發現曾經夢想中的大學居然在我的大學對面。是心酸,也是欣慰。每當看到那個學校的學生,我都覺得她們好幸福,知名大學和王牌專業的光環時時刻刻籠罩在她們身上,而我只是一所普通的綜合性大學學生。慶幸的是,我以輔修學生的身份進入那所大學修讀雙學位,也算了了一個心愿。
而今,畢業的鐘聲再次敲響。回顧大學四年,逃課,談戀愛,勤工儉學,課外兼職,旅游,實習……。經歷了很多在我高考前想都想不到的事,也變成了與高考那年完全不同的模樣。高考前,我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眼中的榜樣,因為成績好所以享受著老師的疼愛和同學的擁戴,自信滿滿的活著。中國幾十年的應試教育在我人生的前二十年里告訴我,只要你成績好,一切都會有的。只要你聽話,一切都會有的。但是上到大學以后,我才發現,那些拿到獎學金和各類獎項的,未必是真正學習好的。那些討人喜歡的,也未必是真誠待人善良聽話的。那個傳說中象牙塔般的大學,并不存在于現實。
我不敢告訴過去的人,大學里的我是怎樣的。因為那個曾經成績優異的我居然逃課沒有拿過獎學金,那個曾經開朗活潑人緣無敵好的我居然一個交心的朋友都沒有……。毫無疑問,我的大學是失敗的。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證明,我的大學精彩過。
大三下學期,從來不記得我姓名的輔導員居然把我叫到辦公室談心勸我考研,我受寵若驚。然而,我不再是那個聽話的乖學生了,身為一個貧困家庭出身又身世復雜的孩子,我已經開始懂得拒絕那些對別人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我而言卻是雞肋的建議。我堅定的選擇了適合自己且想走的路,盡管我裸考過了四六級,盡管我依然愛讀書,但是我不會再以成績作為衡量自己人生的標準。沒有獎項可以證明我的優秀,但是我用自己課外勤工儉學的錢和積蓄去夢想中的大學雙修,并堅持下來了。我的專業成績不好排名靠后,但是無論什么考試,我都沒有做過弊,我所有的成績,都是真實的。我堅持著該有的堅持,改變著不該有的固執,慢慢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圖,從內心給予自己自信,學會快樂的生活。
如果可以回到四年前,我會告訴那個在考場里的自己,不要緊張,高考是個并不能代表終點的轉折點。而四年后,我要告訴自己的是,不要害怕畢業,不要畏懼離別,你遠比自己想象中優秀與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