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6月22日,杭州保姆縱火案頻頻刷屏,一保姆故意放火導致一家4口全部遇難的慘案。2017年7月14日,日本兩中國姐妹失蹤,后發現兩姐妹已經遇難。2017年7月16日,江蘇常熟火災再一次引起社會關注,7.16火災導致22人遇難。
? ? ? ?在指責這些放火者,殺人者的過失之后。是否又會讓人們想到生命的渺小和脆弱呢?明天和意外永遠都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來。
? ? ? ?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叫人羨慕,只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她在失去荷西之后的撕心裂肺的疼痛呢?也是否應了沈復那句“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于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沈復也是失去了愛妻才突發如此感慨。楊絳在失去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之后化悲痛為力量寫《我們仨》,同樣的還有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包括追溯到最早的《詩經·綠衣》當中“稀兮絡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這世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悲痛,從古至今,人們在生死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在失去重要的人之后又如此堅強的繼續活著。
? ? ? 三毛是堅強的,她曾經一度走不出來,朝夕相處的愛人,那個自己愛到骨子里的人忽然之前從她的生命中消失了。如此難以承受的悲痛讓她一度想要隨他而去。她為荷西守靈時,拉著荷西的手哽咽的對荷西說“荷西不要怕,我陪著你要勇敢,要勇敢,走過這條隧道前面就有光,我上有父母不能陪你,等過幾年我再來赴你的約,我拉著你的手你勇敢的走下去吧”已經去世了兩天的荷西仿佛感應到一般眼睛里鼻子里流出鮮血,同一條手帕擦你的血濕我的淚,三毛一邊幫荷西擦血一邊又來擦自己瀑布似的淚水。荷西下葬后,三毛在荷西的墓碑前抱著墓碑痛哭親吻了一遍又一遍荷西的名字。已經往回走了一半的路了,又瘋了似的跑回荷西的墓碑前就那樣緊緊的抱著他。后來三毛在書中說到,許多個夜晚,許多次,午夜夢回的時候,我躺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幾成瘋狂,相思像蟲一樣的慢慢啃著我的身體,直到我成為一個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樣的長,那么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淚,永遠沒有滴完的一天。
? ? ? ?人世間經歷過正在經歷三毛的痛苦的人太多了。但是絕大多數人和三毛一樣,和沈復蘇軾楊絳一樣,他們在人世間活著,帶著那份思念,勇敢的活下去。三毛在剛知道荷西去世的時候曾經差點瘋了,可是為什么還是在人間繼續替荷西好好活著呢?因為三毛明白一個有責任的人是沒有死亡的權利的。因為這世上還有愛還有很多牽掛所以沒有死亡的權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的活著。三毛漂泊了半輩子回到臺北之后,母親叫她早點睡覺,她口上答應著,卻在凌晨去擺弄她的花,她感嘆到人生苦短,用力活啊!
? ? ? ?是的,人生苦短,用力活吧,珍惜眼前,及時行樂。我的語文老師奉行的生死觀是,永遠要好好活著,他說“我們讀書我們學習就是為了更好的活著,像喬任梁那樣自殺的那是弱者的表現。”當時我很氣憤,喬任梁也是因為抑郁癥啊,為什么人家選擇解脫有錯呢。后來我終于理解他了,半個學期當中我生了一場不大卻磨人的病,一個人在陌生的病房打吊針,回校的時候怕人誤會連忙告訴別人只是肺炎不會傳染給你們,你們別擔心。生病的人好像連心都會脆弱一點,敏感一點,看到過同病房的老爺爺老無所依,也看到過妻子生病丈夫一直在身邊陪著,還看特別符合情形的《淡淡》,又回想《滾蛋吧腫瘤君》。發現生命真的很重要。生命中的一些人也真的很重要。“這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愛與被愛”——滾蛋吧腫瘤君。
? ? ? ?生和死只是一種形式而已,我相信就算天人永別也有一樣東西永遠存在,那便是愛,從古至今,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什么是愛呢?父母的愛,朋友的愛,愛人的愛,師生的愛,陌生人的愛。有時候一些溫暖的小瞬間也是愛啊。寫到這我真想沖到我愛的人身邊去擁抱他們。東方人太含蓄,愛的表達總是太深沉,太害羞。說實話我也是這東方人中的一個。但是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多表達自己的愛,遇到許久不見的朋友我能沖過去給他們一個擁抱。嘿,哥們,人生苦短還有什么比愛重要。金錢地位權利固然重要,唯有愛,是什么條件也換不來的。
? ? ? ?你看看星空,看看云圖,是否體會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微,宇宙是多么的浩瀚,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情要去探索。學著去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吧。
? ? ? ?87歲的納丁?斯待爾 寫過一首詩《我會采更多的雛菊》
如果我能夠從頭活過,我會試著犯更多的錯。
我會放松一點。
我會靈活一點。
我會比這一趟過得傻。
很少有什么事能讓我當真。
我會瘋狂一點。
我會少講究些衛生。
我會冒更多的險。
我會更經常地旅行。
我會爬更多的山,游更多的河,看更多的日落。
我會多吃冰激淋,少吃豆子。
我會惹更多麻煩,可是不在想象中擔憂。
你看,我小心翼翼地穩健地理智地活著,
一個又一個小時,一天又一天。
噢,我有過難忘的時刻,如果我能夠重來一次,
我會要更多這樣的時刻。
事實上,我不需要別的什么。僅僅是時刻,一個接著一個,
而不是每天都操心著往后的漫長日子。
我曾經不論到哪里去都不忘記帶上
溫度計,熱水壺,漱口杯,雨衣和降落傘。
如果我能夠重來一次,我會到處走走,
什么都試試,并且輕裝上路。
如果我能夠從頭活過,我會延長打赤腳的時光,
從盡早的春天到盡晚的秋天。
我會更經常地逃學。
我不會考那么高的分數,除非是一不小心。
我會多騎些旋轉木馬。
我會采更多的雛菊。
? ? ?并不是說生命只是用來採雛菊,只是用來追求自由,梁曉聲說過”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植根于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我們要的也是一樣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把自己的責任負責好再去追求。可以犯錯可以撞南墻,這是一個年輕人所必須經歷的,這樣的青春才有血有肉。在什么樣的年紀做什么樣的事情,無須表現出一副看破紅塵的姿態,我們應該去追求雛菊應該及時行樂,也應該在過好眼前,學著生存。
? ? ? 學會愛,學著表達愛,學會珍惜,學會及時行樂,學會在這珍貴的人間活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