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獨自走路嗎?我說的不是在黑夜里獨行,而是白天;不是用手機的光去掩飾自己的惶恐,而是跟這世界坦白其實你不忙。
你可能不太明白我在說什么,先聽我分析一組統計得可能不太科學的數據。
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件有點瘋狂的事情:在自己的大學校園里,觀察身邊每一個獨自走過的人,看他們的狀態,不是精神面貌之類的觀察,而僅僅是統計他們在干什么,也就是我所理解的敢不敢一個人走路。在二三十分鐘的時間里,我記錄下了共55個同學的狀態,從大的分類來看,大概是38個人不敢獨自走路,另外17個人有獨自走路的勇氣。這38個不敢獨自走路的同學中,包括6個打電話的同學,15個玩手機的同學,3個帶著耳機的同學和14個快走的同學。這里要說的一點是,我所統計出來的“快走”的同學,并不是說在運動健身的,而是能感覺到他們是因為獨自行走很不自然、很慌張,所以加快步伐的同學。而事實上,剩下的17個我姑且算作“有獨自行走的勇氣”的同學,其實大約半數也都是拿著手機的,我指的也不是帶了手機出來而已,而是手機就緊緊攥在手里,甚至有一些是拿手機的手抬起來放在大概胸前的位置,即使沒有拿著手機,這些同學也都是低著頭或目光有些慌忙的,他們可能只是比“快走”的同學走得稍微慢了些。
然后我要告訴你我為什么心血來潮做這樣一個統計。今天晚飯之后我看到窗外的一切都被映上了紅色,我知道一定是滿天晚霞,到窗邊看天空果然,于是我就約室友一起出去看晚霞吧,室友不想出去,我只好一個人出去了。在現在的大學校園的環境里,獨自一個人走路尤其是那種悠閑欣賞景色的漫步,總讓人覺得不太自然。于是我惶恐地拿起手機想給媽媽打電話,總要有人跟我分享這景色才安心。打不通,我知道媽媽應該是出去跳舞了,我于是更慌了,這么美的天空,卻不能心安理得地慢慢走、慢慢欣賞,實在遺憾。我是說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話,我總覺得只有偷看天空兩眼才不那么特殊。必須有一個人跟我一起,無論他就在身邊還是在電話那頭,只要我能證明我不是一個人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仰望天空好好欣賞了。那一瞬間我意識到自己是得了一種不敢與這世界獨處的怪病,而且這種病似乎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通病,于是我就開始了上面所述的對大家的觀察。
大學校園,夢里心心念的象牙塔,我們似乎心里都早有一幅關于它的畫,樹林、長椅、石階、晚霞,還有捧著書走在小路上的詩意,有兩個人的愜意,也有一個人的悠閑。然而事實上,我們在大學校園里的生活卻是越來越慌張的,我們從沒少過悠閑,卻也從沒想過把悠閑活成詩。我們沒有忘記追求大學里的愛情,所以兩兩相伴的情侶倒是隨處可見,我們也沒有忘記青春狂熱,所以幾個年輕人聚到一起仍然隨時可以做一些屬于青春的瘋狂的事。唯一沒有的,就是當我們只剩下自己的時候,只會把自己困在寢室里面,我們不敢獨處,我們必須握著手機,我們沒有讀詩的習慣了,于是我們也失去了把青春的日子過成詩的能力。我不敢獨自慢走在其他人都三三兩兩的路上,在情侶聚集的校園里我也不敢抬頭悠悠地看看晚霞。好像唯一可以的獨處,就是帶著無處安放的難過游走,又似乎即便這樣的時候,我們也要打個電話來讓自己顯得不那么孤獨。
于是我再見不到哪個人能很自然地看看天空,看看晚霞。對,上面所說的17個所謂的“有獨自行走的勇氣”的同學也沒有能做到這樣。55個同學,我卻沒找到一個同學在用澄澈的目光捕捉自然界的干凈。
在黑夜里獨行和在人流中坦然行走,對你來說哪個更輕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