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是一個有選擇困難綜合癥的人,在口袋里永遠會有一枚硬幣,當遇到需要選擇的時候我就會求助于它。自己一個人時就會鄭重的把硬幣放在桌面上,讓它旋轉而后找個相對的時機輕輕一撲,掀開一看,便能決定下來。可只當有第二個人在場,我都會變得很小心,沒有太多的儀式了,只是事先默認好規(guī)則,再從口袋往外一拿,看到正反面便定下心來了。也許有些不可思議,我渾渾噩噩的過到30歲,很多人生抉擇都是靠一枚枚小小的硬幣來實現的,可事實卻是如此簡單。
? ? ? ?用這個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選擇性難題,也不是先天的,我的先天是喜歡懷疑和分析的,這可能也和選擇困難綜合癥有關系,不過,以前遇到需要選擇的時候,會做很多分析,把好壞都詳細列出來,再三權衡利弊,結果卻依然是決定不下來,然而這個倒是讓我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列清單!精于此道的我,做啥事兒都喜歡列清單,去超市前,做年夜飯前,出去旅行前等等。最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是看完一本什么書,書名記不得了,只記得很清楚的是書的主旨,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后一天過,教我們該如何爭分奪秒的生活,第一步就是列一張長長的生命未完成清單,接著每天都上緊發(fā)條開足馬力沖沖沖,這樣你才能出人頭地,名揚天下,于是我也列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清單,那份清單早已經不知道丟在哪里了。
? ? ? 在我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很流行這個言論,如果你不日將去,你該如何過你僅剩的日子。雖然催人奮進,但如此焦人的偽命題讓所有人每天都在百米的起跑線上都磨拳擦掌惴惴不安,速成寶典,成功竅門,就算是牙牙學語的孩子也不能放過,各種早教益智班都被擠得滿滿當當的。直到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還無濟于事時,才認真的開始考慮,快,到底是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急,是不是真的是珍愛生命的處世態(tài)度?
? ? ? ? 我有個書法老師姓許,很儒雅的一位老先生,善小楷,在書法界也頗有名氣。老師4年前辭去了陶瓷美院的客座教授,去國美的研修班學習國畫,一切從零開始。我問老師為什么,他說,書畫本就不能分家,以前是沒時間學習,現在正好可以。我跟老師說,您要是想給作品配畫,找個畫畫的人就行了,自己想學好得多久啊?老師復我,不急!
? ? ? ? 幾年過去了,老師在國畫專業(yè)上已經小有收獲,雖不是科班出生,但因為對筆墨技巧了然于胸,所以精進的很快。我是眼見著老師怎樣用小火煲成靚湯的,就是 慢慢來!
? ? ? ? ?于丹有本書《趣品人生》有個章節(jié),寫的是 靜,也是一種生產力。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小木匠如何在雜亂的木屑里找到師傅的手表,辦法很簡單,就是等環(huán)境安靜后仔細聽手表走動的聲音,順著滴嗒聲找就對了。我覺得人很多時候也是如此,需要在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里安靜下來,仔細聆聽內心的聲音,順著自己的心慢慢走,看著是慢,但有可能這才是最快的途徑。
? ? ? ?新近認識一姐姐,40開外,有家庭有事業(yè),有車有房還有錢,在外人眼里也算是美滿人生了。可這姐姐卻總是唉聲嘆氣,嘆息青春逝去,生活了無生趣,我也不知道結癥在哪里,但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即使早早活到我認為還不錯的樣子,依舊沒有達到我想象那樣的幸福狀態(tài)。我勸她能不能靜下來。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真實面對,重新開始生活。她說,這么大年紀了,很多事情沒有說的那么容易。我跟她說,現在的人均壽命是79,你離活及格都還有30年,有什么不可以從零開始,她貌似覺得很有道理的點點頭,然后告訴我,我還年輕,到時候就知道了。
? ? ? 其實,我大概知道她的所指,女人,最怕的無非是年老色衰,以前我也總會有對著鏡子嘖嘆的時候,可是為什么總要對無法改變的客觀規(guī)律耿耿于懷,女人對皮囊下心靈的呵護是不是更為重要,且更為實際一些。我覺得每個女人的心都是一顆長生花的種子,不同年齡能開出不同美麗的花,20歲是青春,30歲是韻味,40歲是智慧,50歲是坦然,60歲是多姿,70歲時再多澆澆水,80歲的時候依舊能開出絢麗的花朵。這些花期都是應季而開,急不來。
余生很長,何必驚慌,還是靜等花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