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風華:齊如山八十往事回憶錄》
齊如山著
龍門書局;2013-01-01
第六章?國劇發揚到國外
與司徒雷登先生談話
P120-122
一次我特別去找司徒雷登先生談話,我說兩三年以來關于國劇出國去演的情形,有的由先生介紹的,有的由別人介紹的,與美國人士接談大約有幾十次了,據所談的情形來推斷,大致總可出國一演,成功一層也似乎有相當的把握。
但我所以使國劇到外國去演者,有兩層希望,也可以說有兩個目的。他問:“怎樣的兩種希望?”我說:“第一當然盼著國劇在外國成功;第二是于戲價的收入之外,還想募點捐。倘國劇不能成功,沒什么人歡迎,當然也是談不到募捐這一層,倘若能成功,您看這件事情可以做不可以做?”
他問我:“都是求什么人募化?”我說“我在美國一個人也不認識,雖有幾位中國朋友,但他們絕對不能擔任此事,當然是專靠先生,先生能幫忙便做,否則便不能做。”他問:“募了款來都是做什么用?”我說:“這一時很難定,說來話也很長,簡單著說,五十年來,國劇衰落已甚,有許多好的東西已經失傳。它失傳的原因,就是學界沒有人研究。募了款來,少則先辦一個國劇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不只是學唱學做,如現在之票友,要緊的工作是研討國劇的原理。倘款有余,則辦一所戲劇博物院兼圖書館,我個人收藏關于戲的物品,已有三萬余件(此事詳后),各省的東西,應搜羅的還很多,關于書籍,我收藏的只有二百余種,不過是雜劇傳奇等劇而已,即此亦應該仍繼續搜羅;關于各省的小唱本及各種戲的劇本,都應該多方搜購。款再有余,則辦一戲劇學校,因為雖然已經有人注意到此,但他們辦的只是一個科班,雖名曰學校,而與科班無異,若仍只辦一科班,則戲界人員自優為之,不必俟學界來辦,且學界人辦的,其成績還遠不及戲界人。所謂戲劇學校者,要一面研究藝術,一面研究其理論。款再多則建一新式劇場,西洋各國,差不多都有國立或市立劇場,先生當然知之甚詳,中國則闕如,且中國如果建筑,與西洋亦當有別。”
我說完這套話,他問我:“大約需多少?”我也笑了,說:“自然是越多越好。但燕京大學乃專靠在美募款保存,此事須不要妨害燕京為原則。”他想了會子才回答我,他說:“這件事或者有辦法,也或者于燕京大學無損。”我說:“如此則好極了。”他說:“或有人,你勸他捐燕京大學之款,他不感興趣,可是若勸他提倡中國戲,他也許高興。”我問他:“據理想可以募到多少?”他說:“這很難說了。多則幾十萬,少亦應該可以募到十萬。”他又說:“我給美國友人寫幾封信去,請他們計劃計劃,探聽探聽情形,等他們有回信來后,我們再商量,怎樣進行法。”我聽了這話,越發地高興,進行得更起勁。我說十萬美金也是好的,辦一戲劇學校之外,還可辦一圖書館博物院,倘辦得好,則戲劇學會,亦可辦起來了。過了幾個月,得到美國的回信說,大致可以有點辦法,但須看演戲之成功與否,方能規定募捐的方式。我聽到這個消息,當然又興奮了許多,于是更加緊預備起來。
===
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