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真的是名利害人吧!若是一個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度過一生,也許他可以謹守著世間的基本禮儀。若是他的天資再醇厚忠良一些,興許他能成為一方的長者,受人尊崇。可當一個人處在獨一無二顯赫的位置,擁有著不受管轄的權利時,所有人都畏懼他,所有人都害怕他,那他的一生將是怎樣的呢?
濁無有學識不通古文,偶看漢朝歷史的視頻講座,見位高權重如漢武帝者的種種境遇,心起遐思,故成此文。
漢武帝劉徹,年少得志,16歲繼皇帝大位。在他之前經過漢文帝與漢景帝的治理(文景之治),漢朝的國力蒸蒸日上。也正如其謚號“武”字所預示的那樣。在其一生絕大多數時候是喜好發動戰爭的。通過一次次對外戰爭,奠定了中國的基本版圖,也勞民傷財劇甚。在晚年,經歷了一次重大打擊后開始幡然醒悟,下達了中國史上第一次皇帝向天下承認自己過錯的詔書(輪臺罪己詔)。承認自己多興戰事,勞民傷財,致使民生凋敝。要求“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然后不久死去。
起初漢武帝是多么的志得意滿。寵愛著一名美麗的女子衛子夫,而那名女子的弟弟衛青又是如此的英勇。先是元光六年,在名將李廣都失手的情況下,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圣地龍城。接下來又是連戰連捷,加官進爵。最后在元朔五年,被封為武官極致,拜大將軍,指揮所有將領。連他三個年幼的孩子都被封了侯。
我們說,當一個人擁有著獨一無二顯赫的位置,擁有著不受管轄的權利時。當幾乎所有人都畏懼他,害怕他,卻又爭先恐后討好他時。他會怎么思索呢?如果他沒有足夠的仁德。他只會害怕,害怕失去自己的位置,害怕失去自己的權利,害怕自己失去讓別人害怕的能力!最后患得患失,終日在權術與揣測著度過。漢武帝便是如此。
面對著自己皇后的弟弟,姐姐的丈夫--衛青。漢武帝陷入到了猜忌之中。縱使衛青為人忠厚,無有反叛之心,可由于衛青的榮耀實在太多,多到了讓漢武帝感到害怕。于是漢武帝開始打壓、疏遠衛青。轉而去培植新的將領--霍去病,讓衛青晚年門庭冷落,三個孩子的封侯也被剝奪。也是霍去病早夭,若非如此,在將來的某一天,顯赫的霍去病又如何不會變成另一個衛青呢?帝王若是薄德,不過是注定一生的孤寡罷了!
再后來,哪怕已是快入土的年紀,漢武帝依舊貪戀著自己手中的權利不放。一次夢中見到數千木人想要襲擊他,他內心陷入到了極度的不安之中。他是如此的害怕死亡,害怕自己叱咤風云的權利就此停止,害怕自己被人謀害,害怕自己曾經對他人的殘暴降臨到自己身上。恰好此事有人向其告密,說夢中的景象是巫蠱之術造成的。他震怒了。他的震怒的結果是被人所利用,被人當猴子耍。結果是他鐘愛的皇后衛皇后拒絕受辱而自殺,他的太子被圍捕自知逃生無望也跟著自殺。而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年老的他,害怕失去手中的權利!
等到真相大白,他明白皇后與太子是被人冤枉的時候,又于世何補呢?建了一座宮殿“思子宮”,建了一座高臺叫“思子臺”。人都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經歷過這一次重大的打擊,漢武帝開始反思自己,開始調整自己的政策。先是親自下地務農以示注重農業生產。后是下達了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過錯,表示要休養生息。
他開始想放過自己,可歷史沒有放過他,皇帝的位置沒有放過他,他曾經做下的錯事沒有放過他。在他漸漸老邁時日無多的時候,他決定立他年幼的孩子劉弗陵為太子以繼承皇位。在立太子之前,他卻借故大聲訓斥著劉弗陵的親身母親,他的愛妃趙婕妤。最后趙婕妤在不斷哭泣求饒之中被衛士拖出門外斬殺。而哪怕不愿意、難過,他也在不斷地吶喊,“你必須死!你必須死!你必須死!”
是啊,他自己時日無多,劉弗陵又如此年幼。之前太后干政的事歷歷在目,所謂的帝王家事,到最后竟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一代漢武,竟淪落到成殺妻漢?!
可能真的是名利害人吧!若是一個人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度過一生,也許他可以謹守著世間的基本禮儀。若是他的天資再醇厚忠良一些,興許他能成為一方的長者,受人尊崇。可當一個人處在獨一無二顯赫的位置,擁有著不受管轄的權利時,所有人都畏懼他,所有人都害怕他,那他的一生將是怎樣的呢?
若無厚德,寧為貧賤,莫生帝王家。
個人淺見,不成參考,諸多細節,恐難詳考,但作拙磚,以引美玉。
化濁 2016-11-8 于北京
相關文章:
濁氏淺見:史記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