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周在螞蟻私塾學習了助推這本書,那這本書到底講了什么呢?
1、我們的很多決策/選擇是被人可以設計好的,也就是說很多人會設計一定的機制來幫助我們決策/選擇,也就是助推。
2、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我們自己很多時候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選擇/決策可以得到長遠有利的結果。這個時候助推就會從外界幫助我們進行選擇更有利的。
3、當我們的意志力足夠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理性的看待每一個選擇。
4、助推也有可能是被設計好讓選擇者朝設計者想要的方向去選擇,而這個方向對自己不一定有利的。所以,面對助推,我們可以理性利用助推幫助自己進行決策,也需要理性識別出哪些是被人為了達到目的專門設計好的。
5、當設計者和選擇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有利于我們的助推,如果不一致,我們就要理性的分析了。如何判斷是否一致,需要我們在做選擇時回歸理性。
6、助推不是強制性,而是通過利用一定的心理機制引導進行選擇,而對于選擇者來說,這種選擇時自主發生的,長久之后就會養成習慣。
7、助推有一個現象就是默認選擇,這是設計者利用大家的懶惰的心理,因為人們往往習慣于保持現狀。我們應該學會去默認化的意識,掌握理性判斷的主動權。
8、偏見是導致人決策時呈現非理性的因素,而選擇設計者往往利用人們的偏見設計。
9、助推的另一個現象就是影響,周圍的環境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影響,雖不是有人專門設計的機制,但這種機制存在,而自己又處于這種機制中。
10、通過反饋能夠了解到行為和決策的效果,通過反饋能夠進行行為和決策的調整。助推的效果就需要通過反饋來判斷。
11、助推有時會采用結合型的方式,既強制讓人做出選擇,又給人選擇的空間。
12、助推設計者為什么要設計呢?一方面是為了引導人做決策獲得利益;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損失.。
13、通過養成克制型習慣可以讓我們保持冷靜回復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