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一種拖延。拖延,可以得到一時的快樂,但拖到最后卻是一種痛苦。寒號鳥凍死了,鈴木一郎登上了巔峰,你呢?
“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還記得這只寒號鳥嗎?
天氣晴朗的時候,領居喜鵲幾次催促寒號鳥趕快壘窩,但寒號鳥只顧著玩,不聽勸告,還對勤勞的喜鵲說:“你不要吵,太陽這么好,正好睡覺”。冬天很快來臨,有一天,寒風吹得猛烈,喜鵲窩在溫暖的窩里,而寒號鳥凍得不停打哆嗦,哀號著:“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等太陽出來,風停了,寒號鳥伸伸懶腰,繼續睡覺。
過一天是一天,寒號鳥一直沒能給自己壘個窩。,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終沒能挺住,凍死在崖縫里。
兩個字----“懶惰”,四個字----“得過且過”,最終寒號鳥害死了自己。
如果你也是只顧眼前,不作長遠打算,坐等不勞而獲,而非用雙手、智慧去創造生活,那么,你將跟寒號鳥無異!
工作中,人們總以為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日復一日,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后日,但你有沒有計算過,到底有多少時間可以任由你揮霍?
以一個人可以活到80歲為例,扣除前20年和后20年,只有中間40年是真正的工作時間。而且,有研究表明,真正有效的工作時間只有20%~30%。短短十幾年,再加上低效率,成功談何容易。
懶惰,可以說,也是與世俱來的,是人的一種本性,可是,為什么還是有勤奮的人?是目標,讓他們不要懶惰,讓他們足夠努力、足夠勤奮!
有人說:“天才就是勤奮”,也有人說:“天才與凡人只有一步之隔,這一步就是勤奮”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勤奮,不拖延。懶惰就是一種拖延,暫時的拖延可以得到一時的“快樂”,但拖到最后,卻是一種痛苦。相信這種痛苦很多人都承受過,或許正在承受。
如,接到一個任務,思想里就是“明天再做也來得及”、“離期限還遠呢”、“再玩會兒”……最后,完成了嗎?
廢寢忘食,搞得自己焦頭爛額,有沒有?? 草草應付交差,被批得體無完膚,有沒有? 這還不算,說不定還弄得個內分泌失調,小兩口吵架……你說值不值?
要事第一:把重要的、主要的事情放在第一時間去完成,而非急迫的、緊要的。弄清“重要的”與“緊迫的”區別,才不至于浪費時間,或者拖沓。高手、高效能人士的一個共同特質就是把要事放在首位。
設置時間期限: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要明確,不要模棱兩可,并給出自己的安全時間。把時間點寫在記事本上,或貼在墻上,時刻提醒自己,要有緊迫感。
所以,我們每個人從現在開始提前做好分解、規劃,抽掉懶筋,輕輕松松地在期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那么我們將會更有成就感!
加油? 加油? 加油? ? 懶惰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