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與我們的政治生活息息相關。 森林是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在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人們只關注森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忽視了森林的生態效益。
森林資源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之一,是生物多樣化的基礎,它不僅能夠為生產和生活提供多種寶貴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夠為人類經濟生活提供多種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夠調節氣候、保持水土、防止和減輕旱澇、風沙、冰雹等自然災害;還有凈化空氣、消除噪音等功能。 森林具有巨大的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 水土流失是一種自然災害,給工農業生產、水利事業和人民生活帶來不良的影響。森林防止地表水土流失,起到蓄水降水作用。據研究,林地土地只有一厘米的枯枝落葉層,就可以使泥沙流失量減少94%。有林地比無林地1公頃多蓄水2×104kg。森林是天然的蓄水庫。樹木在土壤中根系達到1米深時,每公頃森林可貯水500-2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森林每小時可吸納雨水20-40噸,大約為無林地的20多倍。雨水多時,森林可貯水,雨水少時森林可慢釋放水分,簡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水庫。 森林又是防風固沙的屏障。有林地每公頃泥沙失量為0.05噸,無林地2.22噸,相差44倍。1公頃防護林可保護100多公頃農田免受風災。其防風效益是從降低風速和改變風向兩個方面表現的。一條疏透結構的防護林帶,迎風面防風范圍可達林帶高度的3-5倍,背風面可達林帶高度的25倍,在防風范圍內,風速減低20%-50%,如果林帶和林網配置合理,可將災害性的風變成小風、微風。喬木、灌木、草的根系可以固著土壤顆粒,防止其沙化,或者把固定的沙土經過生物改變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森林在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和保護環境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森林是控制全球變暖的緩沖器。由于近期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森林大面積減少,導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迅速增大,產生了“溫室效應”,使全球發生氣候變暖的趨勢。研究結果證明,在當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因素中,森林面積減少約占所有因素總和作用的30%-50%。溫室效應的后果是驚人的,一、是會引起降雨格局的變化。森林區與無林區相比,降雨次數和數量要多20%。二、是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三、是會導致陸地現在生長的許多植物群落因溫度的變化而死亡。這樣的變化又會進一步推動溫度上升,形成生態系統全球范圍內的惡性循環。 森林是制造氧氣的“大工廠”。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1公頃闊葉林一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0.73噸氧氣。1公頃森林放出的氧氣可供1000人呼吸用(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消耗氧氣0.75千克,排出二氧化碳0.90千克) 森林能阻擋和過濾粉塵,是天然的吸塵器。林木樹冠茂密,具有減低風速的作用,當含塵量很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隨著風速的降低,空氣中攜帶的顆粒較大的粉塵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樹的樹葉表面粗糙,有絨毛或者能夠分泌油脂或黏液,能吸收空氣中的大量飄塵,經過樹林的氣流含量會大大降低。1公頃森林可年吸收各種灰塵3.3×105~9×105千克。森林可以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
。據測算松林每天可以從1立方米的空氣中吸收20毫克二氧化硫,1公頃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20千克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過一條高15米,寬15米的法國梧桐林帶,濃度可降低25%~75%。又可以減少空氣中的含菌量。許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能分泌出殺菌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原菌。
紫薇、松柏、橙樹只要5-6分鐘,法國梧桐只要三分鐘,檸檬桉只要2分鐘,地榆根只要1分鐘,就能殺死病原菌。667平方米松樹林,一天一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能殺死肺結核菌、白喉、痢疾等病菌;1公頃圓柏林一晝夜能分泌30千克殺菌素,可以清除一個小城市的細菌。還具有減少噪音的作用。噪聲通過40米林帶可減少10~15分貝。人們“在森林散步”被人們稱之為“都市人解除煩躁、促進健康的一付良藥”。 森林具有如此豐富的綜合效應,因此,我們應該大力提倡植樹造林,保護森林,建設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