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草木》之前,零散讀過汪曾祺先生幾篇散文,寫他在昆明及西南聯大的相關。這次算是系統地將先生的三十余篇散文一氣呵成的讀下來,頗有種爽快感覺。
這本書是2018年讀的第一本書。書倒是買得很早,去年當當年中大促的時候買了兩箱,無奈這一年過得慌慌張張,那些書連塑料封都沒有拆,便端端正正的躺在書柜里,落了一層灰。
再想起要讀書,是塵埃落定后的重新出發?!度碎g草木》是我隨手從書柜里抽出來的,這本書的硬殼書皮我不喜歡,總感覺硬邦邦的沒有溫度,沒有軟皮的有手感。但捧著書讀起來,卻是越讀越入味了。
汪曾祺的文字,沒有什么華麗的形容詞,白水似的白描,卻干凈、生動。沒什么華麗的辭藻,都是普普通通的字詞,但連起來后,你就能看見一個老頑童躲在文字后面,跟你嘮嗑聊天呢。讀著讀著,你就被感染了,這老頭兒竟然如此幽默、如此鮮活、如此生命力旺盛。對!生命力,透著文字都能看出來的旺盛的生命力。
老頑童還是小頑童的時候,就對各種昆蟲、植物著了迷。所以他寫昆蟲、寫植物,都是我們常見之物,卻描述得細微精準,簡直就是白話版的科普書。你都會懷疑,這小子究竟抓了多少只昆蟲、折了多少花花草草也能觀察得這么細致啊。
如《北京人遛鳥》一篇,從遛鳥人的習性,到壓鳥(馴化鳥)的技法,再到養鳥的訣竅,最后到鳥籠的規格……嘖嘖,這活脫脫一個會寫字的北京職業遛鳥人吶。
還有《臘梅花》一篇,老頑童對于植物的觀察已經不光是“看”,而是直接“上手”。少年時代的小頑童,在一家穿珠花的鋪子里觀察女工們如何穿珠花,然后用現學的本事穿了臘梅珠花,送給家中的女性長輩?!八齻兪崃祟^,就插戴起來。然后,互相拜年。我應該當一個工藝美術師的,寫什么狗屁小說!”
這是只有熱愛生命的人,才能有的對生活觀察??戳死项B童的這些花鳥魚蟲的文章,很難不被那種鮮活的生命力所感染。瞧!螳螂蛐蛐兒、山丹丹灰背青都是頂可愛的,生活如此美好呀。
西南聯大的那幾篇,讓我們又深刻認識了這個老頑童。這個讀書時不愛上課的老頑童,把躲避日本轟炸的糟心事兒寫得那么幽默。許多人初讀只覺得文字有趣,當了解其中的背景,才驚覺那股子從容風度。
寫沈從文、聞一多、金岳霖等幾位西南聯大老師的文章,幾位老師被刻畫的惟妙惟肖,也露出了幾分老頑童學生時代的“狡黠”。這個從來不是循規蹈矩“好”學生的老頑童,又有點小脾氣、小聰明、小可愛,把生活過了段子。
也是這股子頑強的生命力,讓老頑童在經歷十年浩劫時,安然度過。《人間草木》好幾篇提前那個年代的文章,字里行間也從不提艱辛,依然記錄著點滴可見的美好,哪怕當時的美好如此微弱,幾不可見。
“當時許多反應‘右派’生涯的作品,都是又苦又悲又慘,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如此,但是老頭兒卻很少寫這些內容,最多只是一筆帶過,相反,對于生活中的美,哪怕只存在于犄角旮旯,他也要極力挖掘出來并著力表現,這是他的作品的基調,是發自內心的訴說?!崩项B童的兒子汪朗評價父親作品的這一段,詮釋的最清最楚。
“人間送小溫”是汪曾祺寫過的一首詩中的一句,汪朗用這句話做了《人間草木》這部書序的標題。這部作品確實也帶給我了溫暖。讀《人間草木》,字里行間生命的力量,讓你覺得,這世上,還有什么艱難呢?閑時看花賞月逗鳥觀魚,才是正緊事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