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好像懂得很多道理,卻仍然沒有什么卵用!

?

最近在去公司上班和下班的路上,總會戴上耳機,打開喜馬拉雅,打開度陰山老師著作的《知行合一王陽明》音頻節目,聽著秦東老師主播的聲音,一集又一集的回放在耳際。

這個音頻節目如今已經是在聽第三遍了,每一集中不僅僅是獨到的見解和分析,讓我開始觸摸一些陽明先生的思想,更多的還是音頻的收聽帶來跨越時空的寧靜和歷史滄桑感。

在蠻荒的龍場,陽明先生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的力量。

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之后的平靜。

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通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憑借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

憑借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

憑借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

但是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呢?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知道指示和方法然后去實際踐行嗎?為什么我們好像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都說為人處事只要要知行合一,就能不斷走向成功,那么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呢!

書中講到: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并遵循自己的良知,復雜的外部世界便能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了然于心。

大家一般認為知和行是分離的,要讓行向知靠攏。而知行合一是說,這兩者是一個東西,你做了一件事,那既是你的知,也是你的行,這兩者共同映射到你的心里面。

如果你愿意去面對你自己的內心,找到你真的覺得快樂的東西,知道什么是你不希望看到的東西,那個東西叫“良知”。

而要達成這個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做事”,也就是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從陽明一身的經歷來講,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幾經生死,如果你知道你就會去做,你沒做就代表你還是不知道,所以說你看過多少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事情。

所以,不是你懂了很多道理,只是你根本未曾懂過而已,不要用假象來迷惑自己,不做就是不知道,做了,你就已經達到了知行合一。

不埋怨,不抱怨,從己出發,做一些堅持的事情。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導讀: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時代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頂點。王陽明那神奇莫測的智...
    小播讀書閱讀 35,594評論 4 144
  • 筆者寫下這個題目,可謂誠惶誠恐,深感要對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評判,力道仍非常淺薄。能寫這篇文章,緣于讀梁漱溟先生的書...
    云之漢閱讀 5,188評論 0 15
  • 又到端午。朋友寫的端午民俗文章,勾起我零星的有關端午節的回憶,覺得還蠻有趣。 我小時候偶爾住在奶奶家。奶奶是個智商...
    EmmaLT閱讀 641評論 0 1
  • 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條孤寂之路,也是一條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內心的想法決定你走多遠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別...
    羽妍雨禛閱讀 524評論 1 0
  • 廚房的水龍頭又在滴水。我循著水聲向廚房靠去:一步,兩步…… 滴答、滴答…… 我走一步,它便響一聲,仿佛在幫我數著步...
    一米颺光v閱讀 9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