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系列作為新世紀港產警匪片的巔峰之作,成為眾多粉絲心中的經典。同時也是給香港電影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使得我們不對其失望。之后無間道被美國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購買版權進行翻拍,從而獲得了那一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今天大圣就來和大家一起談一談《無間道》系列為我們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系列的開篇,當警校大門緩緩關上,陳永仁和劉建明從此踏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不歸路。導演兼編劇麥兆輝表明影片最初的靈感來源于吳宇森的名作《變臉》,最終他創作出了兩個身份相反的男人,在黑白混淆的世界中掙扎的故事。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應該是整個系列中最為矛盾和復雜的人物,片中劉德華的表演沉穩內斂,將臥底在夾縫中的生存狀態,演繹的恰到好處。飾演心思縝密、處事冷靜的劉建明,劉德華將《暗戰》中深沉莊嚴的表演發揮得更加瀟灑自如。
作為大家公認的演技派,梁朝偉的演出光彩奪目,無論是迷人的小電眼,還是憂郁的氣質,都令陳永仁這個角色散發著迷人的魅力。片中,身受無間地獄苦楚的陳永仁眼神中不僅包含著堅強無畏和迷茫散漫,更具有觸動人心的力量。梁朝偉的精湛演出令觀眾過目難忘。
2003年10月《無間道2》在觀眾的翹首以盼中隆重上映,影片雖然是第二部,可是講述的卻是第一集的前傳式故事。在本片中,陳冠希和余文樂分別飾演青澀時期的劉建明和陳永仁。
好的電影,往往是依靠情節和角色吸引觀眾,《無間道2》劇本結構之精妙即是它區別于其它警匪片的關鍵,而吳鎮宇、黃秋生和曾志偉三大巨頭的互飆演技令影迷大呼過癮。特別是吳鎮宇的表演,他將黑幫龍頭的冷靜、陰狠、忠孝、決絕都展現的淋漓盡致。但正如影片中百密一疏的倪永孝一樣,《無間道2》的主旨其實就是那句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幾乎和弗朗西斯的《教父2》一樣。《無間道2》在不少觀眾心中的位置遠遠超過了《無間道1》。可以說,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無間道2》的出現讓整個香港電影的心臟為之激蕩。
相比前兩集的滿堂彩,系列的最終篇得到的掌聲或許有些稀少,不可否認,終極無間極大地豐富了前兩集所遺漏的故事,它用交叉敘事的手法將兩個不同的時空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將細節填進時光的縫隙之中。于是,我們看到了傻強的義氣,韓琛的陰鷙,也看到了黃志誠的溫情,陳永仁的可愛和劉建明的煎熬。但這種現實與回憶交錯的敘述手法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前兩集那種一氣呵成的流暢感。
由于去世的陳永仁只是在回憶中出現,劉建明這個角色在片中得到了更為豐滿的塑造。特別是結尾部分,劉德華將精神失常后的劉建明演繹得絲絲入扣,無不打動著銀幕前的觀眾,因為在那個慘淡的結局中,他將用漫長的一生去贖罪。
在許多70/80后甚至是90后的記憶里,港片不是那些大銀幕上的電影,而是我們花錢租看的一卷卷親切的錄像帶和錄像廳。我們記憶中的那個時候的港片,大部分都是依靠強烈的感官刺激來達到我們的共鳴,可謂是情感飽滿娛樂至死的節奏。而《無間道》系列的主要元素雖然仍是常見的港片傳統劇目,可是它卻超越了一般尋常的警匪片模式。這是一部編劇、表演、剪輯、配樂都非常精準的影片。他們不在是那種娛樂至死,而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對于《無間道》這種“去市井、精致化”的做法不是港片的喪失自我,從另一方面來說應該是順應時代的革新之舉。我們應該說《無間道》既是新時代的序幕,也是舊時代的挽歌。
《無間道》系列影片一直被大家公認為是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可是大圣要說的是: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對于無間道的經典我們不用多說,它的地位也是無可撼動。可是這并不能掩蓋港片漸漸沒落的事實。如果說《無間道1》是黑白交織的警匪世界,《無間道2》是深沉沉重的黑幫史詩,那么《無間道3》則在全方位拷問挖掘人性的本質。《無間道》系列至此都已經塵埃落定。
對于《無間道》中的陳永仁和劉建明兩人來說,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做一個好人,希望可以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總而言之,希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最終,徘徊在無間道上的他們還是沒有能力改變任何事情,而是被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徹底改變。對于影迷們來說,對港片的熱愛、失望、欣喜、慨嘆也一一深藏在這幾乎被遺忘的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