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個關于育兒的微信公眾號很久了,一直都沒有看過里面的文章,今天被一個標題為別等上幼兒園了,才手忙腳亂吸引,仔細看了看!
內容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2gcE9d1Oy8NYJQMfSYcX1Q
WHAT:這篇文章中,主要寫了孩子在1-3歲成長過程中的培養著重點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可能你會驚訝,一個1歲的孩子,你讓他自理?開玩笑嗎?其實真的不是玩笑,我們可以從孩子本人,家長兩個方面慢慢著手,畢竟養成某個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何況一個孩子呢?
Why:雖然是個比較漫長并且很困難的過程(因為孩子還沒有非常完美語言交流能力),但是非常重要,因為3歲前,是自理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對發展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以及性格塑造都大有裨益!好處多多,我們為什么不做呢?
HOW:不是不做,是不知道怎么做,文中給大家總結了幾個方面:
第一:樹立孩子自我服務意識。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多給機會,讓孩子體驗。比如讓他自己脫襪子。
第三: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多一些耐心等待。
第四:給孩子有效自理方法!
第五: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第六:持之以恒,反復練習
A1:看到這里就想到很多老人帶孩子的時候,都是包辦代替,比如上周六,因為自己要值班,所以大早就要去公司,在輕軌上,看到一個大約50多的大媽,右手拿著一個包子,左手拿著一杯豆漿,背后背著一個書包,坐在一個大約5-7歲的小朋友的旁邊,一邊喂他吃包子,一邊喂豆漿!一個4歲左右的小朋友,吃飯就基本上跟成年人差不多了,更何況5歲多了呢?當時我在想這就是中國式帶娃,包辦??!完全沒有注意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
WHEN:說到這里,不禁想到了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真的可以從很小開始。比如讓他自己放回玩過的玩具,把自己制造的垃圾放在垃圾桶,并且鼓勵他已經可以自己完成某些事了!
初次深度思考,還有很多有待提升的!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