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 ? ?漢紀 ?光武帝 ? 公元33年
前言:如果你不拒絕一下,怎么能知道別人是不是真心的要給你呢?,面對劉秀的封賞,陰貴人的哥哥是如何推讓的,事后又是如何圓場的,這個套路還真是不一般。
直接上內容,材料來自通鑒。
? ? 強盜殺害陰貴人的母親鄧氏和弟弟陰。劉秀非常悲傷,封陰貴人的弟弟陰就為宣恩侯。又召見陰就的哥哥侍中陰興,也要封侯,把印信綬帶放到他面前。陰興堅持推辭,說:“我沒有沖鋒陷陣的功勞,而一家人中,已有好幾個人承蒙封爵賜土,使天下人不滿,這確實是我不愿意的!
”劉秀贊美他的舉動,不強迫他改變想法。陰貴人問陰興為什么要這樣做,陰興說:“皇帝的外戚家往往被不知謙讓退避所害。嫁女兒要配侯王,娶媳婦要打公主的主意,我心里實在不安。富貴有極限,人應當知足,夸耀奢侈會增加世人的指責。
”陰貴人為他的話所感動,深深地自我貶抑,始終不替親屬要求官爵。
解析:這是一個劉秀虛讓,陰興知趣配合的表演。
一、劉秀是真的想封賞嗎?
第一、如果真的想封賞為侯,連帶封賞陰就的時候就一塊封賞了,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另外再封,明顯就是給個面子,證明想到你了而已。第二、把問題轉移到你自己身上。劉秀的態度搖擺,既想給面子,又不想給利益,讓你自己考慮有沒有資格拿下了,自己做決定。第三,陰興立即根據資格角度做出了推讓說法,看劉秀的反應,贊賞他的舉動,認可他的態度,足以說明并不想封賞陰興為侯。
二、陰興是如何應對的?
第一,拒絕看反應。首先,陰興并不知道劉秀是不是真的想封賞他,只有推辭一下,看對方的態度不是不是堅決。第二,拒絕一定要從大局觀入手,不能具體的反對。就是表示不可不可而已,面對封侯的巨大利益,沒有人不動心。第三、事后的圓場要周全。別人的推讓,其實是一個丟面子的事兒,證明你還不足與有這個待遇,在丟了面子之后,就要在第三方面前高調的為自己辯護,表現出高大上的境界,以挽回面子。陰興就是從皇家外戚不知退讓,而自己非常知足的角度來解析,顯示自己高風亮節。
三、引入職場該如何做?
下班了,同事約著一起吃飯。正好碰到你,就說,走一起吃飯吧。這個時候你必須推讓一下說,我今天有點事兒,改天一起吧,好好,那我們下次一起。人家真的就是推讓一下而已。彼此給些面子。如果真正的約你吃飯,應該是在當天上午或者中午已經約定下來了,而不是等到下班見到你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