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四大名著對現實生活的啟示――面對生活 1524239 張玲

? ?學號:1524239 ?張玲

?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里說“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四大名著都從各方面闡述了這一觀點。紅樓,情非易事。三國,爭非易事。水滸,義非易事。至于西游呢,是都非易事喲。

? ? ?曾經在網上看見下面這張圖。(出處沒找到)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把任何有難度的事情都戲謔為“出生不好”,就這群四大名著里出生不好的人物,任然瀟瀟灑灑的愛著,忠義著。

? ? 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生活如果要繼續,就不會被困難所壓倒。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他也還是孫悟空。

? 《平凡的世界》里有這樣的話“事情既然發生了,就按發生了的來辦”。孫悟空護送唐僧取經最初是因為那緊箍咒,梁山好漢亦是被逼上梁山的。他們的一步步雖然都是迫不得已,但依然精彩著他們的人生。

? ? 生活是什么我還說不來,但四大名著里的形形色色已經呈現了一千個哈布雷特。以下我將從四大名著的本身,來說明“面對生活”這一主題。

? ? 《紅樓夢》情義

? ? 紅樓夢是一部宣揚真善美的作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摯的愛情,友情和親情,通過人性冷漠和溫情的對比,超脫的美好生活和現實艱難的對比,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真善美的強烈追求和渴望,當然,這種追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很難實現,而且在任何社會都很難真正實現。追求真善美是每個不同的社會共同的愿望,到現在也沒有過時,反而在一味注重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更應該提倡,讓我們把對物質的掠奪性消費的節奏放慢一點,平心靜氣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 ?大觀園里,姐姐妹妹可以生活在風景如畫的園林,人在畫中游,現實的我們離這種生活越來越遠,可是我們卻對自然的親近之情越發強烈,我們都有著返樸歸真的愿望。

在階級社會,我們看到了寶玉眾生平等的情懷,尊重服務人員,沒有高低貴賤的觀念,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弘揚的。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個反面典型,名叫善姐的丫頭實非善良之輩,被平兒的反襯凸現了善與惡的區別。

《水滸傳》忠義

? ? 水滸所寫的本來就是社會的重大問題,故必然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出自中國作家網)

? ? 水滸傳在標榜“忠義”的同時,肯定了金錢的力量,出現一種以充分的物質享受為基礎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表現出濃厚的市井意識。

? ? ?小說中晁蓋、宋江、盧俊義、柴進這一類具有凝聚力、號召力的人物,其主要的憑借就是有錢而又能“仗義疏財”.在儒家傳統的“崇義黜利”的信條中,“義”和“利”常被視為相對的存在;而在梁山好漢那里,“義”卻是要通過“財”來實現,倘無財可疏,宋江等人在集團中的聚合力也就無法存在.在“義”的背后,作者有意無意地寫出了物質所具有的力量。

? ? 許多好漢上梁山的動機,也和物質享樂有關.如吳用勸阮氏三兄弟入伙造反,為的是“大家圖個一世快活”,而“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盤分金銀”,幾乎是梁山好漢的口頭禪.當然,這不能僅僅理解為口腹之欲的滿足,但作者無疑認識到一種自由快樂的生活首先直接表現于對物質的充分占有。

?《三國演義》的仁義

三國中的諸葛亮一生盡心輔佐“仁君”劉備,這是忠。關羽是忠義和神武的化身.他“義不負心,忠不顧死”,屯土山關羽約三事降曹后,面對曹操與之的高官厚祿及百般恩寵和勸誘,他毫不動心.曹操想使關羽與二位嫂嫂共處一室而亂其意志,“關公乃秉燭立于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一知故主消息,便不辭千里萬里往投,“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忠誠,成為千古美談.而違反軍令冒死于華容道“義釋曹操”時,又表現出其知恩圖報、義薄云天的民族傳統美德.作為“神武”的化身,他“誅顏良,斬文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這些都為民眾所樂道。


《西游記》的堅持

小說中的四個主人公從開始的無不認識到受觀音點撥,踏上西去的取經之路,可以說是一個共同的理想將四個性格迥異的人、妖、仙聯系在一起,途中經歷了各種苦難,也面臨著不同的誘惑。如悟空三打白骨精,保護唐僧安慰,車遲國斗法,降服虎力、羊力和鹿力三怪,在小雷音寺師徒幾人受騙,險些喪命,后來多虧彌勒佛出手相助才險象環生。在取經途中,與危險相伴的還有各種誘惑,如在第二十九章,師徒四人無意中喝了女兒國的水懷孕,不得不滯留在女兒國,面對美女與安逸的生活,八戒有些心動,但是唐僧等其他人仍然心懷理想,堅定不移的渴望去西天取得真經。歷經苦難與誘惑后,師徒四人重要實現的共同的理想。這樣一種為理想而奮斗、拼搏,不顧艱險,拒絕誘惑的精神是面對生活最重要養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