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于我而言,好像也蠻重要的。
自從2016年12月開始可以離校實習,到現在剛剛兩年的時間了。開始離校實習的時候是迷茫的,跟室友在學校附近逗留了大概一周時間,若華先生當時專業要求頂崗實習三個月,所以留在蕪湖,我原本打算也就在蕪湖好了,但是若華先生一直說想去杭州,打算等他頂崗實習結束就去杭州。然后我也有閨蜜比我早實習半年,當時剛好就在杭州。于是我在兩年前的十二月應該是獨自啟程去了杭州。
在杭州的日子好像也并不好過,當時就直接過去跟閨蜜住在一起,待了不到兩個月就回家過年了。然后在17年的年初是跟若華先生一起去的杭州,若華先生本來是滿腔熱血準備在那邊常留的。我倒是無所謂,對任何地點沒有確切的向往,所以就一起努力,哪里都好。
然而現實給了我們一個教訓,教會我們什么叫年少輕狂。我們并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然后信心在狂跌,對生活也產生懷疑,在房租跟日常消費的迫切下不得不妥協,一次次選擇將就的工作然后一次次跳槽。那時候應該算是我們過得最慘的時候了吧,雖然不至于控制消費,但是也曾一次次讓花唄救急。
在這樣一個換工作平常,節奏很快的城市,其實我們也有一點疲憊的,尤其是每天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或者地鐵趕去上班的時候那種心累。而若華先生也在一次次的找工作后開始自我懷疑,也開始猶豫是不是該去培訓學習再重新開始,但是這個想法后來因為我們沒有半點多余存款而并沒有繼續。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年。
在17年五月底我又一次辭職后跟閨蜜一起找了幾天工作并沒有遇到合適的。我跟若華先生突然覺得累了,是不是該回去了。然后就一起合計了一下,因為我們應該不會在杭州買房不會在杭州久居,之所以實習去杭州也不過因為覺得杭州互聯網比較發達,想去試試而已,結果并不如人意。
然后我們就突然回到了合肥,沒有想很多,只是覺得離家里近,在這邊發展可能性大一點,然后回家也方便,就這樣聯系了合肥的同學,把行李打包寄了回來,然后買了兩張火車票在一天之內就回來了合肥,甚至沒有找房東要回押金就走了。現在我想那個時候還是比較年輕比較沖動吧。
在來到合肥第二天租好房子,第三天找好了工作,因為已經經歷過很多次找工作以及各種工作的套路,也沒多挑剔。我在工作一個多月后從銷售崗位轉到了相對文職一點的管理崗,然后一直就安安穩穩工作著,而若華先生一直在銷售崗位掙扎著,在合肥也接連換過兩份工作,是在17年12月才進現在的那家公司。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我爸爸讓我過年把若華先生帶回家看看。雖然我在實習的時候才跟家里坦誠,我自己在大學交了男朋友,老實交代了男朋友自身各種條件自己家庭情況,也在征求了父親同意后才開始跟若華先生一起出去實習找工作。但是我們的計劃中明明是等我們"功成名就"再帶彼此榮歸故里阿。這個節奏被帶的有點快,但是我在驚訝的情緒后還是淡定的把若華先生帶回了家,雖然他是一直處于緊張激動的狀態。
總結17年的話
1.就把杭州的半年生活當成一場旅行。
2.在17年6月份,我跟若華先生一起回學校拿到畢業證順利畢業。
3.雖然一直在流浪,但是我們也好好的養活了自己。
4.國慶的時候接我弟弟來合肥玩了幾天,陪他玩了游樂場海洋館等等以及吃了各種美食。
5.還完了大一跟風搞的助學貸款七千塊錢。
6.帶若華先生回了家,也算是帶他見了家人得到了家人的同意吧。
7.在四月以及元旦去了兩次上海,兩次都算是去找閨蜜,但是第一次應該是旅行,第二次是陪伴。
8.若華先生父母在蚌埠給我們買了套房,完成公證。
18年好像就要比17年簡單很多。若華先生在那個公司馬上工作一年,在6月份從銷售員工競選到組長管理。而我在今年7月從之前工作了一年的公司離職,從而來了跟自己專業算相關的外貿行業至今。
18年半總結(因為還沒結束,還得未完待續)
1.工作相對穩定。
2.新房裝修接近尾聲。
3.我跟若華先生拿今年的存款剛剛提了輛車。
4.國慶我跟若華先生去了一趟他家,見了他所有親戚家人。
5.在四月份中跟若華先生戀愛三周年紀念日去了一趟黃山旅行。
6.在十月底廈門旅行。
……
然后在這最后一個月應該是未完待續的。生活中后期計劃大綱是
1.學習理財,努力掙錢也好好存錢。
2.過年前若華先生父母打算去我家提親。
3.堅持健身,把生活經營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
回顧過去兩年,感慨萬千,但是不管過去如何,我始終覺得未來可期。
成長的路上很辛苦,但是我很幸運有一個人能一直陪我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