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2大1小,900
日程安排:07:00-08:00西安市區二環內酒店接客人或自行前往指定地點集合
08:30 出發車赴臨潼區,參觀【秦始皇陵博物院】(參觀約180分鐘,包含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陵大門票)。
13:30 午餐每人品嘗一老碗黃河九福面(biangbiang面)。
14:30 參觀【華清宮】(8月20號開始包含原華清池遺址公園參觀講解,驪山兵諫亭自由活動約40分鐘后統一集合)【特別贈送】:華清池直水源——溫泉水足浴(約20分鐘),(整體華清宮活動時間約約140分鐘)
17:00 結束愉快行程,乘車返回西安市區。
住:前面定的四晚優惠,繼續住鼓樓這家酒店,第三晚。
昨天太累了。在西安的活動以攜程一日游為主,先報了東線、西線,北線待定。東西線都是經典線路,東線人員最多,兵馬俑、華清池,有的線路還有驪山;西線相對人少點,幾個墳頭,武則天墓,法門寺。現在回想起來我的線路還是安排得有問題,最好機場租車,直接住西邊,第二天就可以游西線,回市區,再往東走西線,晚上可以看演出泡溫泉,最后去北線。但是這些都是事后諸葛亮,無論攻略做得多多,還是沒有身如其境來得清楚。
一大早,導游來車接。人好多,估計有三四十個,導游姓劉,很帥一小伙,也很盡責,一路介紹。從西門拐到北門,出城。高速修路,走一小段然后就是地面。沿途有漢墓,漢陽陵,漢景帝(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不是他的話,哪有后來的漢武盛世?)與王皇后(就是漢武大帝的生母,景帝的母親與老婆竇、王兩代皇后歷史上故事都不少)合葬之墓,遠遠看去一個隆起的大土包。
所謂八水繞長安,商周時期甚至漢唐時期的長安城絕對是大世界中央,土壤肥美、水氣豐沛、植物多樣,而不是現在提到陜西就覺得是西北缺水多寒之地。八水:渭、涇、灃、澇、潏、滈、浐、灞八條河流,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屬黃河水系。沿途就可以看到涇水、渭河,有著名的成語“涇渭分明”;穿過浐灞區,得名自然與浐河及灞河這兩條河流密不可分;灃水和滈水呢,西安在商周時期則是鎬京、豐京,豐鎬兩京,也很有典故。
嗯,人家西安就是有典故的。哪兒都有典。
第一站,兵馬俑
大約一個小時后到達。
在外面等導游去買票,在商業區排隊拍了合家照,小的鑰匙扣免費,但是大的你滿意的話還是要錢的。景區慣例。
館史陳列館
人非常多。先看的博物館,走過長長、長長的商業區,進了大門在右側,導游是個中年婦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個子不高,說話嘎嘣脆,一邊走一邊說:這個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
現代化的大廳里,幾個展廳,已經擠滿了人。單行線進去,里面昏暗,人潮涌動。
(暈,居然一號車沒拍,那說明它是贗品,借用百度的圖)
銅車馬
果然值得一看,人眼還沒適應黑暗環境,已經被金色的銅車馬震撼了。據說始皇帝出巡時有81乘車,而這出土的兩輛僅是其中后妃及護衛所乘坐的,每輛都巨重無比,大小為真車馬的一半大,已是無價之寶。可見皇室威儀,始皇出巡時該多氣派,一生出巡無數,東至渤海,北御匈奴,南臨兩湖,甚至最后也是崩于巡游歸途中。這是不是有點象動物世界里猛獸喜歡到處在疆界處留下氣味宣誓主權?
一號車為立車,御者站立,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前面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是護衛所乘的車。車上立一圓形車篷,車篷之下站立著一名銅御官俑。厲害的是,車上的圓傘可拆卸可獨立攜帶可獨立安裝,還可擋烈日風雨甚至可作御敵武器,設計非常精巧。將傘柄傾斜起來,180度旋轉一圈,還可以不同角度遮擋早晨、中午、傍晚不同角度的太陽光。現代的仿制品達不到機械制作的高度,僅能做到形似,功能無法兼備。
二號車馬為安車,駕車者坐前室,后為主人,有類似現代的紗窗設計,通風、采光卻很有私密性,應為高級女眷所坐車。
八匹馬神態各異,惟妙惟肖,似乎可以看到其馬踏天下、飛蹄聲聲。不過好象是二號車是復制品。所以還是還是還是不一樣啊,現場可以看。
銅車馬上的零件精密復雜,僅安車就由大小3462個零部件組裝而成,其中青銅制件1742個,黃金制件737個,白銀制件983個。兩乘車馬1980年出土時殘損嚴重,幾乎成了碎片,考古學家花了8年時間,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最先進的修復術才將它還原。“秦陵一號銅車馬修復技術”項目曾獲199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銅車馬就位列其中,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再往里走,各種展品,導游熟練操作了銅車馬上立桿的各種用法,果然令人驚嘆。
館內還有各種陶俑的陳列,以及發掘過程的展示。
一號坑
兵馬俑共有三個坑,呈品形排列。一號坑最大,也開發得最早。一進去,果然被人流嚇暈了。到處是人啊。想拍個到此一游也無法下手。
弧形頂棚下是無數次在電視里看到的情形,陶俑們整齊排列,然而各不相同,沒有一個面目相同,沒有一個神情相同,沒有一個衣著相同,沒有一個姿勢相同,然而,整體上卻是整齊劃一,氣勢恢宏。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尊崇這種集體的美。按照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原則,整個軍隊建制是寫實的。
兵俑們都身材高大,據說當年克林頓來參觀時非常得意自己白種人的高大身材,可是往兵俑里一站,比人家矮半個頭。因此推斷秦人身高2米,不知是真實寫照還是故意夸大聲勢。
一號坑以車兵為主,都很年輕,通俗點說是秦朝部隊的先鋒隊、敢死隊,主要是下級士兵沖鋒在前。
往后走,人群開始分流,稀疏的空間里可以拍照了,導游指出當年發掘的地方。1974年兵馬俑所在地西楊村完全是一個貧瘠、偏僻的不毛之地,西距西安城大約50公里,據說莊稼長不好,連樹也不長不好,更缺水,當地農民想打口井,打下去很深都不出水,后來偶然打上來土人兒、陶片、陶衣,見光間色彩灰飛煙滅,村人以為觸犯了神靈,從而揭開了世界奇跡。
如今,一萬四千多平方米的一號坑完全發掘的部分只有兩千平方米,尚有七分之六的面積沒有全部發掘。一號坑的后方也是考古科研人員的現場修復之地,可以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出土的人偶進行各種保護工作。實際上,文物考古的困境是,沒有技術力量進行開發,開發后又沒有相應的手段進行保護。
走出來后,在一號坑的外面小息片刻,樹蔭下還是很宜人。
二號坑
二號坑沒有一號坑龐大,但是結構更復雜,兵種更齊全。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弩兵組成。俑的形狀也更多樣,區別于一號坑以站立為主,二號坑里有很多跪姿射俑、立射俑、鞍馬俑。
最令人驚喜的,是在二號坑中出現了大量保存較好的彩繪俑,彩繪色彩完好程度遠勝一號坑,其中這些陶俑中最為出名的就是神秘的綠臉俑,這個兵馬俑除了頭發、胡須、瞳孔是黑色外,臉部全是石綠顏料涂成的綠色,臉部為何會是綠色?至今依然是謎。
兵馬俑的挖掘也是個傳奇,據說當時找了全國最有名的盜墓專家,當時已經六七十歲了,已經關在監牢里。西安城內72座皇陵,只有2座沒有盜過,也就是現今仍是千古之謎的秦皇陵、乾陵。這個專業大盜至少盜了一半多,他被從河南的監獄“請來”幫著挖掘,左算右算,果然按照他的指示,一鏟下去,兵馬俑橫空出世。完了又送回去了,直到老死監獄。
二號坑內挖掘數量沒有一號坑多,大多數仍長眠地下。
圖中即為挖掘處。也有盜墓的痕跡,但是盜賊沒下得去。
三號坑
三號坑為軍隊的中軍帳,即指揮部。里面有議事廳還有祭祀場所,所以有陶豬、陶羊等六牲。
這個軍陣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一號坑為“右軍”,埋葬著和真人真馬同大的陶俑、陶馬約6千件;二號坑為“左軍”,有陶俑、陶馬1300余件,戰車89輛,是一個由步兵、騎兵、戰車等三個兵種混合編組的曲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三號坑有武士俑68個,戰車1輛,陶馬4匹,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
出來后,相當于是商業區,各種仿制品,青銅俑、唐三彩馬的標價都非常高,動輒上萬,一般來說,這種陵墓的東西都不適合擺放家里。所以只是看看,小朋友買了一個可挖的小陶俑。
真正的秦始皇陵在展覽館的外側,含在門票里,出后門乘坐游覽車可去,可去的人實在寥寥。我只是遙望了一下,暢想一番,關于秦陵有無數無法解密的地方,我還是希望秦始皇能安靜地長眠地下,不受打擾。
中飯
簡陋的館子,團餐不要抱太大希望了。
一人一碗biangbiang面,寬而大而長的面,據說一碗就一根面,幾個炒菜,作為主食吃來倒也清爽。味道還行。
這字是打不出來的,不過有歌謠: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你以(扭),我以(扭),你以長,我以長,中間坐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鉤掛麻糖,推個車車逛咸陽。
門口賣手作酥糖。小朋友在那里看得又邁不動腿了。建議不買。買了后回家一看都快化了。
第二站 華清池
去華清池當然不可避免會想到白居易的《長恨歌》及洪昇的《長生殿》,最有話題性的人物當然是楊貴妃。而且攻略上也講華清池的長恨歌演出非常值得一看,路上問導游,說要提前一天預約,當天沒法看啊,而且夜場似乎是晚上八點左右開始,那太晚了,沒法跟行程。留點小遺憾吧,下次可以住在這個小鎮體驗一下。
這園子是后造的,沒甚看頭。
華清宮是唐明皇時期的皇家園林,皇帝消暑及過冬的別宮,自周朝以來,就已在此修建宮殿。隋代宮殿屢修屢建,早已湮毀。傳說盛唐時期,從長安一直綿延到華清池30公里都是宮殿,頗為壯麗。
這里就是演出地,演出時從九龍湖里伸出舞臺,噴泉、燈光、聲電效果一出,以驪山為背景,真山真水真歷史,再現唐明皇與楊貴妃的千古絕唱,據說水準很高,一票難求。
這一塊平地就是觀眾臺,演出時座椅從大理石的地磚下伸出。
宮殿背靠驪山。可能是最有歷史感的一座山了,山不在高,有故事則有名揚天下。行程中沒有“驪山八景”,很遺憾,上不了山,只能站在園中懷一下古。從遠古洪荒時期說起:上古時期,女媧在這里“煉石補天”,山上有老母宮;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西周因此滅亡,山上仍有烽火臺;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從此君王不早朝;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于驪山之上,山上有兵諫亭。
溫泉
經考古專家發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面積內發現5個湯池遺址,并確認它們分別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尚食湯和星辰湯,分別為皇帝、貴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遺址。
海棠湯
因它的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狀而得名,是唐玄宗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湯池小巧玲瓏,設計獨特,池壁全由青石拼砌而成。青石在唐代叫墨玉,黑色的玉石,不僅美觀,還有防滑作用,是皇家的上等貢品。池中間有個進水口,出土時有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底座上邊接有蓮花噴頭,下邊接通陶水管,與泉水總源相通。
蓮華湯
唐玄宗沐浴的御湯九龍殿。湯池上平面呈蓮花狀,下平面是八邊形,蓮華湯有兩個進水孔,并安有雙蓮花座,比貴妃池多一個。池中有雙進、雙排水孔,并安有雙蓮花底座,有并蒂蓮寓意,象征著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
星辰湯
星辰湯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后幾個皇帝沐浴的湯池,是出土的五組湯池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比貴妃池要早100多年。據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那時沐浴是在自然形成的湯湖中,一般在夜晚沐浴,可仰望天上的星辰,故稱“星辰湯”。可以想象一下古時的天空多澄凈,夜里泡著溫泉看著銀河高掛,確實不是凡人可以享受的。星辰湯離水源最近,水質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沒有管道,水直接涌進湯池。
華清池溫泉水是全國500多處有名溫泉中最古老最負盛名的一個。第一水源在驪山腳下,池水清冽,水溫43°C,“冬夏常溫”,適合沐浴。
在貴妃雕塑的后面,有一個溫泉古源的三號出水口。園里設了一處專供游人體驗,引了一股溫泉出來,每個人都在那里掬一把溫泉洗洗手洗洗臉,果然滑膩異常,溫燙。
貴妃娘娘為什么這么得寵卻沒封后?
傳說她是一個豐腴的女人,160左右,138斤(嗯,如果穿越回唐朝,俺還得增點肥)。她不僅長得美,而且多才多藝,善舞擅歌。她先為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并親自插在楊氏鬢發上。玄宗還將楊貴妃的三個姐姐接到長安,封她們為一品夫人,準許她們隨意出入宮門。后,安祿山發動叛亂,途經馬嵬驛,楊玉環于六月十四日死于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唐玄宗之所以沒有冊封楊玉環為皇后,很可能與他得到楊玉環的卑下手段有關。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的朝代,而且皇室本有胡人血統,并沒有這么多的封建禮儀,唐玄宗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從兒子手中搶來楊貴妃,并沒有引來太大的反對。但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楊貴妃一直沒有子嗣。
楊貴妃雖無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實,而且比一般的皇后更受尊寵。傳說很多。古代流傳的詩辭歌賦甚至戲曲小說都很多。
環園
本是個普通的園子,系清光緒年間(公元1877-1878),臨潼知縣沈家禎改建溫泉驛館,賜名為“環園”,完全是江南韻味。
與大事件掛上鉤,一是因為慈禧西逃。被八國聯軍嚇破膽的慈禧攜光緒西巡西安,往返皆就寢于此。
史載,1900年10月26日(光緒二十六年九月初四日) 到達陜西省城西安府。慈禧在西安的一年是奢侈和腐敗的。據史料記載,設在西安專辦皇差的支應局開局不到一個多月,就耗費白銀29萬余兩。行宮中也按紫禁城的規格專設了御膳房,下分葷局、素局、菜局、飯局、茶局、酷局、點心局等近十個局,每局有廚師十幾個人,共有100多人,每餐先由太監呈上菜單百余種,由慈禧挑選,兩宮每日需花費白銀200多兩。在西安的慈禧忐忑不安的關注著時局。當她發現外國人只要割地賠款,而并不反對她繼續統治時,不禁大喜過望。
1901年10月6日,(農歷八月二十四日),在西安待了一年的慈禧起駕回京了。這可與逃出北京的狼狽光景大不相同了。從西安起程時,百姓掛起彩燈伏在地上歡送。回京的數萬人馬,按照京城的儀仗制式列隊行進。從西安到北京一共是2700多里的路程,建造富麗堂皇的行宮就達到37座。浩浩蕩蕩的回京人馬,猶如打了勝仗似的凱旋而歸。
從門洞里可以看到一處樓閣,據說是當年慈禧太后晾頭發的地方。
二則是西安事變。1936年,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蔣介石,兩次入陜督剿紅軍,將環園辟為臨時行轅,12月12日“西安事變”兵諫就發生于此。其中的“五間廳”、“桐蔭軒”、“荷花閣”、“白蓮榭”等建筑都是西安事變的重要遺址。
荷花池的南面,就來到環園內的“五間廳”了,這也是1878年臨潼知縣沈家禎在華清池修建環園時所建。“五間廳”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廳房,因由五個單間廳房相連而名,是古環園中的主要建筑物,所在的庭院平坦,樹木蔥郁,廳的前廊檐有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氣宇軒昂。與周圍的三間廳(又名“桐蔭軒”)、望湖樓、飛虹橋等相映成趣。
看到墻上的彈痕了嗎?
還有這墻,據說就是當年中正先生倉惶跳墻的地方,摔壞了腿,躲在山上的一個巖石后面,被張、楊的士兵搜到。
“楊妃池”。池建于清代,仿唐代貴妃池形制。1703年,康熙西巡曾駐蹕于此;1900年慈禧、光緒西逃曾兩次駐蹕環園,在此沐浴;1936年西安事變前,蔣介石兩次下榻五間廳,將此池作為行轅沐浴室。
園內還有梨園文化區。李隆基是梨園史祖。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做《霓裳羽衣曲》,被當時的人們譽為“天堂的樂曲”,在梨園設置了當時的宮廷訓練和管理樂舞雜戲的機構。按規矩,梨園里都要供奉“梨園神”唐玄宗。
御凈軒
在大門不遠處有一建筑,外觀粉墻高聳、花叢環繞,入內迎面客廳、沙發電視,這是五星級的“宮廷式”高檔次廁所。
最后,放松時間到。行程贈送的泡溫泉。一處大池,全團三四十號人,皆脫襪除靴,泡不上十來分鐘,全身松軟,微微出汗,小劉導游贈送歌一曲。
回去路上安靜了很多,很多人開始瞇著打盹,小朋友精神超好,一路講故事,逗得周邊的人笑暈。
到達鼓樓。西安暗得晚,大約七點多,天還未暗。至鼓樓旁二樓德發長吃晚飯。著名的餃子宴,可惜好多種類都沒有了(后來才知道樓上有雅座,但是有最低消費)。在大堂里點了一樣花色蒸餃,幾樣小吃,依舊有冰鋒和酸梅湯。
小聲說,味道一般。也不便宜。
又是我喜歡的鼓樓。人來人很往,喧鬧異常。住鼓樓市中心的方便就在此,基本每個旅游團隊的上下班都在鼓樓。
鐘鼓樓廣場真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地方。我昨天在游鐘鼓樓的時候腦子里總在想劉心武的《鐘鼓樓》及何勇的《鐘鼓樓》,雖然這一本書及這一首歌都寫的、唱的北京,與西安無關,但是我想全中國的鐘鼓樓都是一樣的代表意義,而且跟西安最有關系的當然是許巍了,嗯,十幾年前的許巍,紅星生產社的許巍,據說當年未成名的他就是在鐘鼓樓賣唱,正如現在每天黃昏時都能看到的那些擺攤駐唱的唱著他的歌的不知名的歌手。
反正,西安的鐘鼓樓是市井氣加民謠搖滾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