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直在吃喝玩樂睡,甚少看書。
斷斷續續看了朋友推薦的網絡小說《官居一品》和散文集《南華錄》,卻都是講明朝的歷史軼事。
在這些故事里,與一個女子,不期而遇。
她叫王翠翹。
這個女子,在歲月的風塵里,朝我微笑。
她的故事歷經了五百年的演繹,就像一棵老樹,不停地長出枝枝婭婭,伸向不可知的天空。
02
她并不是一個出身多么高貴的人。
王翠翹,出生在山東臨淄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早逝,只好入了娼門。
但這個女孩子卻和別人不一樣。
她有自己的風骨氣節,對不喜歡的人,不論高官富賈,一律不見;
對待貧困的鄉民,卻百般接濟,因此,她被老鴇經常責罵,只好帶著小丫頭逃出妓院,向江南走去。
在鎮江,王翠翹遇到了富家子弟羅龍文,羅擅長制墨,其墨堅如玉石,其紋如犀,價值不菲,一兩墨可以值一斤馬蹄金,即便如此,也未可得也。
羅龍文見翠翹貌美,談吐不俗,便為之一擲千金,在杭州買下別院,將王翠翹納為外室。
在杭州別院,王翠翹遇到一個僧人,虎跑寺的明山和尚,兩人也不過數面之緣吧,王翠翹不會想到,她會因為這個人,從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寫下不朽的一筆。
過了幾年,忽然有一天,當徐海的名字傳入中國東南沿海,成為人人談之色變的倭寇頭子時,王翠翹不會想到,自己會和這個人有所交集,她也不會想到,這個大名鼎鼎讓人色變的倭寇頭子就是當年虎跑寺的那個名不見經傳的明山和尚。
03
倭寇自南宋末年開始騷擾高麗海岸起,在東南沿海已經為禍三個世紀之久了。
最初,這些來自日本的浪人,髡頭鳥音,短小精悍,健步如飛,武藝高強,來去無蹤,他們在東南沿海燒殺搶掠,成為官兵的隱患。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倭寇里的日本人比例已經開始逐步下降,而以中國人居多,這些人大都是來自浙江、福建和廣東的海盜和流民。他們勾結日本匪類,入侵中國東南沿海,讓沿海官員頭疼不已。
1555年的夏天,53個倭寇,手提長刀,一路搶劫流竄了三個省份,二十多個州縣,如入無人之境,最后他們竟攻入了當時的留都南京,殺死官軍八九百人,而自己卻不折一人。
歸有光當時在南京城,目睹這一人間慘劇,悲憤異常,寫下:平昔養軍果為何?
平昔養軍果為何?以至于,幾百年后,南京城又遭日軍屠戮呢?
雖然,這場搶掠以明朝官軍最后獲勝告終,然而,這件事,卻如驚天霹靂一般,震驚了整個帝國。
五十幾個日本人,竟可以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路暢通無阻,無人能敵無人敢敵,我們強大的明帝國到底怎么了?
徐海,就是在這個時候崛起的,沒有幾年的工夫,他成為在海上僅次于汪直的第二大倭寇頭目,建立了屬于自己的海上帝國。
04
王翠翹是被海盜劫走的。
然后,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樣,她被徐海看到了,從此,成為徐海的女人。
殺伐的日子久了,徐海的身上早已沒有出家人的悲憫,只剩下戾氣與殘酷,好在,他是真心喜愛王翠翹的,他稱她為夫人,滿足她所有的小愿望。
時任東南總督的胡宗憲此時正為徐海的強大而頭痛,忽然有人告訴他,王翠翹的存在,這讓迷茫而又頭痛的胡宗憲看到了一線生機。
如果打不過,是不是可以招降?給這個橫行海上的徐海一些好處,讓他回歸朝廷。
王翠翹確實是一個好的切入口,這個女人慈悲,深明大義,被徐海寵愛,或許,她可以幫忙讓徐海回頭。
一個女人,所要求的也不過是相夫教子,平平安安吧,不要那么多殺戮,安穩度日不好嗎?
在她的一再勸服下,徐海打算回頭,用兩個兄弟的犧牲換取朝廷的信任。
然而,真的能夠回頭嗎?
當一個人罪惡滔天,放下屠刀,真的能夠立地成佛嗎?你自己信,胡宗憲能信嗎?胡宗憲能信,那個高高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能信嗎?
終于,朝廷接下徐海的歸降書,一面發下詔書,處死徐海。
徐海恍然大悟,離開那片汪洋大海,他終究什么也不是。
臨終前,他大喊:夫人誤我!夫人誤我!
死后,尸體仍屹立不倒。
我不知道五百年前,王翠翹是否后悔,或許她亦不悔,至少,江南的百姓感激她吧。
如果,她已經辜負了這個男人的深情,這一次,她并不打算再逃,于是,她對徐海說:我會隨你而去,以報厚恩。接著,跳海而亡。而徐海的尸身也在那一刻轟然倒地。
這只是傳說,有的人說,因為王翠翹美,被胡宗憲看上,但又怕女色誤人,便把她賞賜給南方的狼兵頭目,王翠翹不堪被辱,跳江而亡。
不論怎樣,這個女人終歸是死了。
怎么死的,眾說紛紜,在厚重的歷史下,一個女人或者一群女人也不過是一道輕煙罷了,誰會在正史中為她們留下莊重的一筆呢?
哪怕,她確實付出了她的所有。
她并不知道,她死后,東南的倭患仍然沒有杜絕,因為還有一個更大的頭目汪直仍在海上肆虐,她并不知道,她死后,胡宗憲得到了更多的加官進爵卻又在最后暗淡收場。
如果,她知道,她會怎樣呢?她會怎樣看待她的一生,看待她這一生的跌宕起伏呢?
入睡,一夜多夢,夢里雜亂,人物你方登罷我登場,唯獨沒有她。
是非功過,留給后人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