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阿姨寫的故事――按照我九零后的年紀,叫一聲阿姨并不違和。瓊瑤阿姨筆下的愛情故事,伴隨了無數人的青春,停留在了無數人的人生之中。亙古不變的話題是至死不渝的愛情。那些年,幾乎每一個少年少女,都期待自己能成為故事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期待能有故事中的愛情經歷。而那些經典的愛情故事,被拍成影視劇后更是備受矚目,紅遍大江南北。
說起瓊瑤阿姨的愛情故事,就一定要說起《還珠格格》。說起《還珠格格》,如果不是五歲以下的孩子,想必都是看過甚至是看過很多遍的。我還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就在芒果臺看這部電視劇,一整個夏天,每天都看,雷打不動。我還好些,我姐姐才是超級喜歡。因為芒果臺是每年夏天必播《還珠格格》,于是那些年里的記憶就是每個夏天姐姐坐在電視機前,一年又一年,不知道她究竟看了多少遍。即便如今的夏天芒果臺已經不再重復播放,但是那些年,確確實實是它伴著我們走過來。
后來,《還珠格格》翻拍了。就像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封神演義……這大概是每個受歡迎的老牌影視劇都不可避免的命運。
大致的劇情還是一樣的,真說起來,背景、道具什么的比之初版更加精細,想必是花了不少錢,是想好好的、用心的去拍攝的。
只是它再也拍不出初版的感覺了。
在我們心中,活潑調皮的小燕子,就是趙薇,也只能是趙薇;溫婉美麗才華橫溢的紫薇,就是林心如,也只能是林心如。哪怕是金鎖、晴兒等,也找不回最初的感覺。容嬤嬤不狠,小燕子不靈動,紫薇不聰明,爾康不深情。那些翻拍的影視劇,再也沒有把自己融入故事中。他們就像故事外的人,他們只是把故事復述,他們不能讓你感受那些角色的喜怒哀樂、款款深情。
也許是演員的問題。那些老演員,可以把一個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把感情揮灑的直擊人心。大哭,大笑,以最自然的狀態,毫無做作。而現在呢,笑的不盡興,哭的不真實,他們把自己當做偶像,而不是一個演員。沒有把自己代入角色,不能體會故事中的愛與傷痛,即便是再好的故事,最昂貴精致的道具,也無法挽回這部影視劇的水平。又或者不單單是演員的問題。一部劇,第一次給人們的印象就是永遠的印象,翻拍的再版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推翻早已烙印在人們心中的第一印象。因為這個第一印象,所以再版一切與原版不一樣的地方都會被拿來與之比較,于是負面評論隨之而來,洶涌而不可平息。
或許劇情只是改了改,可是,它已經不一樣;或許最初只是想讓它重新回到大眾視線,可是,它已經不是最初。就像青春的懵懂,第一份,才最美好。后來的,無論如何,都只是后來者,只能永遠屈居于原版之下。
就像我心中的小燕子,永遠是趙薇的笑臉。就像那一個個炎熱的夏天,笨重的老式彩電永遠播放著的精彩故事,還有搬著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的小姑娘,抬著頭,就是整個年少時光。
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