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我知道了梔子花會由白色漸變為黃色;
我帶小新去看了櫻花盛開;
朋友帶來了香檳玫瑰花,在瓶中安靜綻放,從三月陪伴到了四月。
三月
我在跑步機上跑了一百公里;
讀了《夏摩山谷》,
讀這本書時,想起遠方的朋友,忘記了時間。
讀了《子彈筆記》,
我和小新一起寫日計劃,日計劃里多了“想做”,
小新找到想做的一件事情:編程。
我的想做依舊是:閱讀 運動。
三月
我完成了目標:線下思維導圖沙龍,
認識了有趣的朋友 ,
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件事情,
更加需要支持 與彼此合作。
在前行的每一步,都會問自己的初心與念頭。
三月
飯團做了調整 更新,緩慢自然的存在。
我們在一起學習 成長
我在繼續結合思維導圖講正面管教。
娜姐依舊在領讀《孩子出生以后》,
月底一起話題討論,
傾聽問題 想法。
因為有這樣一個地方,我在不斷的分享 表達 傾聽,
看到自己也在進步。
三月
小新和我說:
媽媽,我在學校有人準備從背后“偷襲”我時,就有人在后面幫我擋住了,讓我連驚嚇都沒有。
還有一天,我哭了的時候,有同學就過來安慰和陪著我。
我這段時間因為腿摔疼了,下課時不能和他們玩那種打鬧游戲,有同學過來問我想不想聽故事,然后她就講故事給我聽,我覺得玩得也很開心。
他和我說這些時,我停下手上的事情,問他:“在這些事情里,你感受到什么呢?”
他說:“我覺得很安心、溫暖?!?br>
我凝視著他:“嗯,這就是愛護了,對嗎?”
在小新的成長里,我有什么希望呢?內心其實也有期待的,不能做到完全的愛他如是,但是我一直在看見這些期待,并且一個個的去放下。
如果有一個期待是我不愿意放下的,就是希望他有同理心,能感同身受,習得幫助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相對競爭,我更希望他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能看見他人。
三月
我和他一起讀《銀湯匙》,好多次我們都一起流下了眼淚,哽咽而無法繼續往下讀,也好多時候一起哈哈大笑。
我們一起在一塊小白板上“每日一畫”,他總是信手拈來,我需要有靈感,需要找些可畫的。
三月
公眾號改了名字:媽媽的成長部落,
我和娜姐說:“我要開始繼續記錄 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