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也就是昨天,我的家鄉下了一場至少5、6年未見的,或者說是5、6年沒有心思欣賞的大雪。大雪像鵝毛,卻不是悠閑的緩緩飄下,而像是怨氣沖沖狠狠砸下。
雪兒啊雪兒,你是怎么啦?五年前的你可不是這個樣子。我靜立在雪中,思緒飄回了多年之前。
五六年之前,我才13、14歲。那個時期之前的我,是個對世界充滿無限好奇和熱愛的孩子。孩子們都是不怕冷的,越是大雪紛飛,越是在家里坐不住,總會趁著家人烤火聊天時跑到雪地,撒潑打滾打雪仗堆雪人。年復一年,樂此不疲。在我對童年冬天的記憶里,最棒的場景之一就是老爸帶我堆雪人。尚在年幼的我,不會堆又高又大的雪爸爸,只好用手捏出一個個造型各異的雪娃娃。所以我的爸爸肩負著教我并同我一起堆雪人的“重任”,記憶中如硬漢般的爸爸像個“小頑童”,在媽媽的笑罵聲中,把從家里“偷”的圍巾帽子戴在雪爸爸身上。
而現在的我,在歲月的雕刻中變得成熟穩重,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失去了年少時的熱情和活力。紛飛的大雪不會帶給我滿懷的激情,只會讓我對灰白的,喧嘩的世界產生厭惡。
灰白,是來玩的車輛和行人的腳印給純白的雪添上的色彩;喧嘩,是市井的吵罵和機動車的喇叭給靜謐的雪配上的聲音。很明顯,我并不愛這種改變。那么原來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
世界一片白茫茫,屋頂、樹上、田野里,甚至大馬路上都被晶瑩的雪給覆蓋。鄉村馬路上沒有機動車走,人們也很少會在雪天出門,偶爾會有一兩只小狗小貓咪路過,留下一副絕美的腳印圖。如果你認為這樣的雪天會帶給人一種寂寞或者煩躁的心情,那就大錯特錯了,暫且不論那穿著大紅棉襖在雪地玩耍的活力四射的孩子們,大人們那邊也是一副紅火的光景。他們吆喝著燒火取暖,所有人圍坐在一個火盆旁邊,跳躍的火焰發出啪啪啪的響聲,與大人們聊天的聲音合在一起,構成一首美妙的交響樂。雪是冰冷的,雪景卻是暖心的。
記憶中的雪景似乎不會再出現了。曾經熱鬧的鄉村現在只剩下爺爺奶奶在堅守著,大人們為了生計奔波在外,小孩子也在成長中忘記了那個無畏且純粹的自己。
話當年!話當年!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話當年呢?也許就是當年的時光碎片中有自己最愛的那個自己吧!可是,歲月雖然會改變我們,但我們也可以堅守一些什么不被改變??!比如無畏,比如純粹。
希望你還是那個你最愛的自己!